李根穩(wěn),李根穩(wěn)講師,李根穩(wěn)聯系方式,李根穩(wěn)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新生代成長與管理教練/新生代企業(yè)家導師/新生代商學創(chuàng)始人/著
45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李根穩(wěn):聽佛語 感人生
2016-01-20 48353
今天,微笑姐一首小詩<<聽佛語.感人生>>,引起了大家對佛與人生的一些看法: 歲月之路/在人生的盡頭/一生虔誠地走過/在每一個轉經筒前/許下了祝福/帶走了善緣/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禪語留心中/一切隨緣不變/一切不變隨緣
 
佛求靜,其實也是一種追求!佛語人生有多少是求必然的結果,其實所求的只是心之所期、心之所想、心之所念,最終是求心之所安。人心向善,心之安然也!(微笑)
 
    念佛是一種祈求的外在形式,轉桶是生死輪回的精神寄托。佛教教義的精彩之處在于修行來世,它給信徒的是來生的憧憬,我奮斗今世!(知白)
 
   佛法雖高義,然也不要只拘泥于參透佛理.正所謂佛法無邊,只要心中有佛,佛緣,禪心便無處不在.立地成佛,立于天地間,看世間萬物,塵世百態(tài),修身而意先行,存善而留底真,明晰善惡因果,超然于三界之外,無奇無幻,只求心靜.佛法度人,人亦能奮斗一生仰摘菩提之花!(冬夏)
 
 
梵語“佛陀”,是對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亦是佛教徒對修行圓滿的人的稱呼。
修行是經歷磨練達到的一種境界的成果,也是生活的經驗的累計,是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
菩提之花發(fā)芽于人的心智,成長于人的社會實踐,留香于人類社會。
《西游記》歷經磨難達到正果的故事,將神寫的充滿人性的特點,更加體現了一個團隊的組織進取的社會實踐,我認為在四大名著里是非?,F實性的作品。(萊茵春天)
 
  在閩南有禮佛的習俗,幾乎家家都供有佛像,勤快和虔誠的人,每天早晚都要點上一柱香,供上三杯清水,閑來的時候再放上鮮花,很多人百忙之中,也不忘認真地做這些事,我覺得并不能說他們迷信,而是這已經成了他們生活的一個部分,他們把信佛看成是平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他們在參佛中,獲得善念,獲得積極的心態(tài),認真地生活,為美好的愿望祈禱,我想佛教的本義,也體現在這里吧。以一顆平常心去生活,無愧于己無愧于人也就夠了。至于在事業(yè)、在思想等方面能達到什么樣的境界,那是個人的造化了,也不必太過于苛求。
  這只是小山一點愚見。(小山)
上一篇 快樂很簡單
上一篇 感謝每一個人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