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圖的構成及作用是什么?
排列圖是由兩個縱坐標(頻數(shù)、頻率%)、一個橫坐標(項目)、幾個按高低順序依次排列的長方形和一條累積百分數(shù)折線組成的圖。
排列圖法的主要用途有以下三點:
?。?)找出影響產品質量的主要因素。影響產品(或工程)質量的因素是錯綜復雜的,而解決矛盾的有效方法是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因此,我們可以用排列圖法來找出影響產品質量的主要矛盾和主要因素。
?。?)用于改進工作質量。后勤工作、節(jié)約問題、安全問題、人事工作等,都可以用排列圖找出影響工作質量的主要因素,以利于提高工作質量。
(3)采取措施后是否有效果,可以用排列圖,前后對比來檢查。
↘如何制作排列圖?
(1)確定所作排列圖的分類。如事故分類排列圖、產品缺陷排列圖等。
?。?)收集一定期間的數(shù)據(jù),并按項目(因素)分類。
?。?)統(tǒng)計各個項目的頻數(shù),計算其頻率和累計頻率,并整理列出統(tǒng)計表。
?。?)根據(jù)各項目頻數(shù)和累計頻數(shù)作圖。作圖時,要先按一定比例在左、右兩坐標軸上畫出頻數(shù)和累計頻率;再把影響質量的各因素,按影響程度大小和順序自左向右排列,在縱坐標軸上畫出,并以直方形表示對應的頻數(shù),再按頻率坐標在橫坐標相應的位置,標出每個因素累計頻率(百分數(shù))點;最后由左邊的原點起始把各點連接起來,就作出了巴雷特曲線。
作排列圖應注意:
(1)A類項目以一至兩個為宜,總項目多時也不能超過三個。
(2)當項目教多時可以把頻數(shù)少的項目合并成“其他”一項,排在最后。
?。?)如畫出的排列圖各項頻數(shù)相差很小,主次問題不突出時,應考慮更改分類項目,然后重新畫圖。
?。?)主要問題可考慮進一步分層作排列圖。在采取措施后,為了檢查效果,過一段時間還要作一張排列圖進行比較。
(5)注意檢查圖形是否完整。常見易遺漏的問題有:直方圖上未標出頻數(shù)、總數(shù)未標出、折現(xiàn)不聯(lián)結、圖形名稱未寫等。
↘應用排列圖法應注意哪些事項?
應用排列圖法應注意以下事項:
?。?)一般地說,主要因素只能三個以下,如果多了要考慮重新再分類。否則,就會失去找主要因素的意義。
?。?)在可能的情況下,應盡量用不良品(因素)的損失金額來代替不良品(因素)數(shù)目。特別是當各種次品或缺陷的損失金額不一樣時,頻數(shù)用金額來表示,才能找出真正主要的經濟損失原因。
?。?)在通常情況下,一般可以把各種因素分為A、B、C三類。A類因素累計百分數(shù)在60%~80%,是主要因素;累計百分數(shù)80%~90%的為B類,是次要因素;90%~100%的為C類,是一般因素。
?。?)對一個問題可以進行分層處理。分層應根據(jù)目的來決定,分層的項目不是從表面現(xiàn)象上分,而應盡可能根據(jù)原因來分層(如按工藝、材料、環(huán)境、設備、操作者影響因素分)。因為只有找出原因所在,才能對癥下藥。
?。?)收集的數(shù)據(jù)所延續(xù)的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因為時間過長,生產過程發(fā)生變動,會影響數(shù)據(jù)的代表性。
?。?)不太重要的項目太多時,橫坐標會變得很長,作圖時可以把這些項目列入“其他”欄內,排在最后(最右邊)。
?。?)過一段時間應重新繪制排列圖,并進行前后比較,以便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改進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