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到位重不重要?無論是領導、管理人員、員工,大家都異口同聲——重要,我們需要激勵。足可見激勵之重,那么,我們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激勵誰?一提到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都會說,每個人都需要激勵。再者,我們怎么激勵?用什么方法激勵?似乎每個人也都能講出來個條條框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激勵的效果如何?則是一百個人有一百個故事了!
為什么激勵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
為什么激勵對象大家都清楚?
為什么激勵的方法大家都通曉?
大家激勵后的結果卻大不一樣呢?我們怎么樣才能讓我們的激勵有效果呢?
今天,陳馨賢老師從管理激勵倡導方向、制度激勵保駕護航、藝術激勵贏人得心,三個方面給大家分享。
管理激勵倡導方向
有一個故事是這么說的,一次,漁夫出海,偶然發(fā)現(xiàn)他的船邊游動著一條蛇,嘴里還叼著一只青蛙。漁夫可憐那只青蛙,就俯下身來從蛇口救走了青蛙.但他又很可憐這條饑餓的蛇,于是找了點食物喂蛇,蛇快樂地游走了.漁夫為自己的善行感到非常欣慰.時過不久,他突然覺得有東西在撞擊他的船,原來,蛇回來了,而且嘴里還叼著兩只青蛙。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激勵什么就會得到什么樣的結果。
在我們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發(fā)現(xiàn)員工出現(xiàn)了組織需要的、我們需要的行為時,我們應該給予正面的、及時的激勵,這種管理的激勵就會風向標一樣引導員工的行為方向。
制度激勵保駕護航
每個組織都有自己的制度,這些制度涉及組織運營的方方面面,約束行為的有行為規(guī)范,獎罰有獎罰條例、有入職有新員工入職規(guī)定,薪酬有薪酬制度,離職有離職規(guī)定等等。那么這些制度起什么作用呢?其實,這些制度起的就是一個規(guī)范和約束的作用。同樣的,組織中也應該有明確的激勵制度,這些激勵制度,在最初的時候會給員工一個希望,讓員工有“奔頭”。
管理激勵與制度激勵,都是顯而易見的,因而被我們稱為“明的激勵”,這兩種激勵的往往是各種組織都有,都在做的。那么,為什么還沒有起到應有的激勵作用呢?問題就出來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呢?陳馨賢認為,其實原因很簡單,就量力而為你的組織只做這兩種激勵。
1、管理激勵的效果如何與實施管理激勵的管理者有很大的關系。這個管理人員的素質如何?能不能做到一視同仁,就事論事,容人長短?如果過多的摻雜了管理人員的主觀情感的激勵勢必是會有偏頗的。再者,這個管理人員的激勵技巧如何?有的管理者的激勵讓員工感到十足的做作,試問這種激勵除了讓員工感覺很假之外,怎么可能起到激勵的效果。
2、制度激勵是必須,沒有制度激勵,就沒有了公平,同樣的就是因為太公平了,往往就起不到了激勵的效果。制度激勵往往是事先約定好了的。正是這份約定,讓得到的員工有一種感覺:所得的一切激勵的成果都是“應該”的。那么,各位,您與陳馨賢一想試一下,如果一切都“應該”了,還會有激勵嗎?
3、中國自古就是一個人情味很重的國家,但有的時候過重的人情卻給我們帶來了壓力。當一個得到組織的激勵后,無論這種激勵是以職位晉升的形式,還是以金錢獎勵的形式出現(xiàn),結果都是一樣的。即為,被激勵的人往往是先喜而后悲。為什么呢?您且聽陳馨賢一一道來。喜的是終于有了“結果”,悲的是為了“加強組織凝聚力”、“減少不必要的矛盾”、“促進組織和協(xié)”被激勵都往往要“表示”一下,多數(shù)朋友會請客吃飯,飯后還意猶未盡,再去K個歌什么的。當然說到這里,一定會有朋友說“這不好嗎?”好不好的,也是因人而異吧,我們不去評價,我們這看這種行為的成身,雖說這么做確實加強了多數(shù)朋友的感情,為什么是多數(shù)呢?因為在我們身邊總會有一些“紅眼睛”的人,我們的這種示好,在他們眼睛很可能就成為了“愛顯擺”,那怎么可能贏得他們的感謝。好的,假如說,我們身邊也沒有“紅眼睛”的朋友,但吃飯、K歌一路下來畢竟損失了金錢的。這樣子就等于一來一回有了激勵的名義,沒了激勵的實惠。畢竟,我們都不是自己,我們每一個人都背后都有家庭,什么樣的激勵效果最持久?這個問題,陳馨賢認為,最好的激勵就是能涉及到家人的激勵。因為這種涉及到家人的激勵能有較久的效果。因為他的家人會象義務宣傳員一樣,時不時的提醒他,組織對他的“知遇之恩”。
那么,怎么辦呢?例如您原來想激勵他5000元,對外公開激勵2000元,讓他可以用2000元來展現(xiàn)他的“人情”,表示他對大家的“感謝”。而后再私下激勵他3000元。這樣做即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又讓他得到了實惠。當然,即使是其它人有猜想,大家也會約定俗成為2000元“單位同事共享”,余下的“家庭分享”。況且,我們的激勵并不是一刀切的,激勵也并不是包干定戶的,那樣做只能讓激勵失去效果。我們會在額度上有一定的差別,即使有猜測,又能猜測出幾分呢?
管理中也是一個道理,當眾公布我們的激勵,私下叫到辦公室,請他喝一杯您珍藏的好茶,談談工作、聊聊生活,工作生活兩兼顧,更容易走進他的心里,讓被激勵者產(chǎn)生惺惺相惜的感動。
窗體底端
因而,陳馨賢認為激勵絕對不僅僅是一個技能問題?激勵是一個工程,需要我們謀定而后動。全盤考慮清楚決定對什么樣折人,用什么樣的方法。是只用制度激勵和管理激勵,還是打一個“明暗”結合的組織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