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說的一句話“人多力量大”,但在生活中卻未必是這樣的,有時候人多了倒成了手忙腳亂,為什么是這樣呢?這是源于力沒有往一處使,沒有同心力、凝聚力,那如何提升一個團隊的凝聚力了,筆者在實踐中總結了以下7種方法,以供共同學習、進步。
一個聰明的領導要使他的員工具有對團隊的向心力,可以依照下列7大方法來提高內聚力。
1.給予員工全體合一的認同
不論在會議的場合或下達命令的時刻,要在談話中強調“我們”“我們這個部門”或者“我們這個團體”,這樣,才會使員工同領導站在同一陣線上,為團體的目標共同努力。如果一味的講“你如何……”或“我怎樣……”,就會抹殺團隊意識,導致員工對團體工作的漫不經心。
2.建立團體的歷史
領導在適當的場合偶爾可以把過去一些有意義、特殊而刺激的事件,不露痕跡地向員工敘述。另一方面,在員工生日或其他值得祝賀的事件發(fā)生時,領導應該主動安排慶祝會,這樣日積月累,團體的歷史便會逐漸形成,有了歷史,工作團體自然增加了對員工的吸引力。
3.強調團體工作的重要性
領導應該以身作則地表示“只要我們贏了,誰應該居功都無所謂”的觀念,換句話說,領導時時刻刻要擔心這個工作團體是否能達到目標,而不必擔心誰出風頭誰居功的問題,如此一來,團隊成員都會全力以赴。
4.適當對優(yōu)秀員工的行為給予認可、褒獎
領導必須小心翼翼揣摩員工的心理,觀察員工的表現(xiàn),隨時給予協(xié)助、認可、鼓勵與贊揚,明確地向員工說明他們對團體的重要性。如果有哪一位員工贊美同仁的表現(xiàn),那么也應該褒獎這一位員工的建設性行為。久而久之,這個工作團體的氣氛就會顯得和諧而融洽。
5.設立清楚而容易達成的團體目標
在制定公司的長期目標藍圖后,應該摘選其大綱傳達于員工,但是更應該在這項長期計劃的參考架構內,制定一些短期而明確的目標,這些短期的目標應該一目了然,并且具體可行、容易達成。如果目標過于籠統(tǒng)高不可攀,員工的斗志則很容易喪失。
6.實施團體激勵的措施
除了個人獎金制度外,應該設定一套獎賞的辦法,以便配合團體激勵的政策;此外,公司得到特殊的獎勵,也應該與員工共享。
7.心理上與員工保持親近
要采用參與態(tài)度與員工保持聯(lián)系,適度參與員工的團體,了解他們的感覺與想法,同時也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否則過度的深入參與會帶來彼此的過于熟稔,從而招致員工的輕視。
另外,與員工共同體驗也可產生伙伴意識,共同體驗、共擔勞苦,更可增進密不可分的伙伴關系。
所以,與其與員工共進午餐,不如在員工晚上加班時,也加入其中,如此,必能增強同甘共苦的患難意識。 小團體是一個有效的變革工具,要促使員工改變工作行為(不是工作態(tài)度,因為態(tài)度較難改變),可以把他納入小團體的范疇之內,慢慢使得團體意識鞏固起來,繼而提升團體的凝聚力。這點領導應耐心地予以支持。
在一個企業(yè)組織里,各種團體如果具有高度的凝聚力,那員工之間的隔膜便會很快消失,產品產量會提高,工作會充滿效率,員工會團體的名聲看作自己的生命,如果形成了這樣一種風氣,整個組織的目標便很容易達到,企業(yè)得以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