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后,形聲相益即謂之字。——《說文解字》
漢字和《易經》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源頭。不同于西方的表音文字,漢字是中華民族的古圣先賢體悟天地之道和自然萬物的結晶。文以載道,每一個漢字都隱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人生智慧。
感受漢字、領悟漢字,就是同我們的祖先直接對話,與內在傳承千年的文化血脈聯(lián)結。了解漢字的內在含義,也就掌握了一把打開傳統(tǒng)文化寶庫的鑰匙。
課程時間:1天
課程大綱:
一、漢字的源起與演變
1、漢字的魅力
2、漢字與其它文字的對比
3、漢字與中華民族的統(tǒng)一
4、漢字與易經:“象、數、理”與“象、文、理”
二、漢字的五大內涵
三、漢字的人生智慧
文以載道:“文化”的內涵和“文明”的境界
“人”:禮敬的精神和仁愛之心
“偽”:機巧的過失和無為的境界
“教”:易道、孝道與家庭教育
“學”與“易”: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鑰匙和關鍵
“王”與“聖”:內圣外王之道
“好”:兩性關系和諧之道
什么是真正的“道德”?
何謂“出息”?你“服氣”嗎?
“中”與“和”:儒家思想在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