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受阻
因歐美擔心中國去產能
作者:孫毅
歐洲為何關注中國鋼鐵去產能?
5月初的電視新聞中,德國、英國鋼鐵工人又在游行示威,向政府和歐盟施壓,要求限制進口中國的廉價鋼鐵,以保住自己的就業(yè)崗位。去年,中國鋼鐵出口1.12億噸增長了20%,歐洲國家就開始出現(xiàn)情緒化的貿易保護主義。
中國鋼鐵產能過剩,已經成為全世界的共識。中國的鋼鐵產能過剩究竟有多嚴重?這樣來形容,如果全世界除中國以外的所有鋼鐵廠全部關閉,中國鋼鐵產量也可以滿足全球!
去產能影響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難怪歐盟議會高度關注中國去產能政策,壓力原來來自怕丟飯碗的歐洲鋼鐵廠商。今年伊始,歐盟便對中國2016年應有的市場經濟地位,表現(xiàn)出謹慎和猶豫。
2001年,WTO接受中國為其成員時曾有條款承諾,滿15年即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屆時,反傾銷再也不會輕易成為別國制裁中國的手段。剛剛過去的2015年,中國鋼鐵企業(yè)遭遇的37宗起訴,多數(shù)理由都是反傾銷。
歐盟為難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其實是在顧慮中國去產能的效果。中國政府出資解決去產能,雖然可以避免下崗潮,但只能暫時解困,1000億只夠180萬員工11個月的薪水。
美國乘中國非市場經濟地位受阻制裁。
同樣是在5月份,美國宣布對中國鋼鐵反傾銷和反補貼的裁決結果,中國冷軋鋼鐵產品今后進入美國,必須繳納高達522.23%的關稅!這山一樣的稅金,擺在白菜價一樣的鋼鐵產品面前,出口還是不出口?
而在5月26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宣布,對中國40家鋼鐵公司的碳鋼等產品,實施337調查。如果調查裁決生效,中國鋼鐵將可能面臨永久排除令。什么意思?就是說,今后中國鋼鐵產品永遠不能進入美國。
337調查結果,可能比雙反還厲害。后者繳納關稅可進入美國,且5年生效期后,可以做落日復議,如果取消裁決,就可恢復制裁前待遇。而前者,一旦生效,將永不能進入美國。
為何不能失去美國市場?還是產能問題。中國鋼鐵廠產能是美國的10倍,失去美國市場,將會有更多的中國鋼鐵公司倒閉。
去產能需可持續(xù)并改革董事會。
去產能必須要有可持續(xù)的市場需求,而非局限于依靠補貼政策。同時,實施實質性的供給側改革,顯得更為重要。
解決市場需求,可以通過修訂房屋建設法規(guī),規(guī)定中國農村建房只能是鋼筋水泥,保證抗震性能,那么產能過剩問題將很快消除。
實質性的供給側改革,重要在于改革國企的董事會結構設計。請有市場經驗的民營企業(yè)領袖出任獨立董事,并擁有董事會話語權和決策權;請政府委派的公務員,只擔任兼職的股東董事,不拿企業(yè)薪水,且只占董事會少數(shù)而不擁有決策權。
如此實質性的國企改革,才能做出符合市場的經營決策,而非由不懂企業(yè)的人拍了左腦門決策,導致了產能過剩,又來拍右腦門,接著靠納稅人補貼去產能。
字數(shù):1139,時間:2016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