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笑之
兒子的吃飯問題一直讓妻子、母親、父親和我非常頭疼。妻子從小對兒子的吃飯問題就非常關注,研究小孩子的食譜、套餐。知道哪些食品吃了對孩子的大腦及身體發(fā)育有益,哪些食品則不能吃得過多。嚴格規(guī)定兒子的吃飯時間,飯后不得隨意吃零食。
用老婆的話講“沒有用的東西別亂吃”,意思是沒有多少營養(yǎng)的食品少吃為妙。
我們大人對這道理自然明白,但兒子不懂。認為媽媽跟他過不去,對著干。
為什么我想吃的你偏不給?
為什么別人能吃的東西我不能吃?
為什么別的小朋友總是有糖果放在口袋里,而我卻總是放在一個盒子里,還要等到猜謎語猜對了的時候才能吃?
妻子的意圖很明顯,要讓兒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盡管兒子現(xiàn)在不時地為了爭取屬于他的權利哭叫大鬧。
兒子對零食頗有好感,但沒有指令也不敢隨意染指,違背禁令。有時候突然忍不住了,妻子也會開戒,睜只眼閉著眼,看著兒子拿著一塊糖果,不忍心一口吃掉的表情,真讓人忍俊不禁。
飯桌上的兒子完全失去了自主,妻子的服務也越發(fā)的周到,飯前常規(guī)性的指令“小便-洗手”已然成了妻子(現(xiàn)在也成了我)的口頭禪。所幸的是這樣的“口頭禪”然兒子養(yǎng)成了飯前洗手先洗手的好習慣。
只是咱臨到吃飯的時間,桌子便熱鬧起來,妻子從“營養(yǎng)學”的角度給兒子搭配好飯菜,甚至規(guī)定好飯菜入口的順序,這讓兒子不愿意接受。
于是飯桌上的爭論便時有發(fā)生,一個以母親的權威,一個則竭力反抗,搞到最后,都很尷尬。
每每這個時候,我就想,到底是先注意營養(yǎng)呢?還是先培養(yǎng)自主能力呢?
有人說,健康第一,也有人說自主重要,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
妻子為了兒子可謂心力交瘁,兒子小小年紀是否能夠理解媽媽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