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當下(1)
節(jié)選自《當下的力量》
作者:(德)埃克哈特·托利著,曹植譯
不要在心智里尋找自我
我覺得在我達到全意識或靈性的開悟之前,有關心智的運作,還有更多需要我去了解的。
不,你不需要。心智的問題,無法在心智的層面得到解決。一旦你了解了心智的根本失能之后,你需要去學或了解的實在不多。研究心智的復雜,也許會讓你當一個好心理學家。不過這么做并不能使你超越心智。就像研究瘋狂不足以創(chuàng)造理智一樣。你已經了解無意識的基本機制:心智認同。它創(chuàng)造一個虛假的自我——我執(zhí),作為植根于本體里真我的代用品。正如耶穌說的,“你成了葡萄樹上砍斷的枝椏?!?/p>
我執(zhí)的需求是無底的。它感覺到自己的脆弱和飽受威脅,所以它活在一個恐懼和匱乏的狀態(tài)里。一旦你知道它基本的失能如何運作之后,就不需要再探索它無以數計的外顯活動,也不需要把它變成復雜的個人問題。我執(zhí)當然喜愛這么做。它老是在尋求執(zhí)著物,好強化和抬高它虛幻的自我感。而它隨時準備執(zhí)著在你的問題上面。這也是為什么有這么多人,他人大部分的自我感,是與他們的問題密切地聯(lián)系著的原因。這種情形一日發(fā)生,他們最不愿意見到的是擺脫它們;因為這意謂著自我的喪失。無意識的我執(zhí)在痛苦和受苦上,會做巨額的投資。
所以當你一體會到心智認同是無意識的根源時,情感當然也包含在內,你就走出來了。你變得臨在。當你臨在的時候,你可以任憑心智天馬行空而與它無所瓜葛。心智本身并無功能失調。它是一個很棒的工具。失調產生在你由心智里尋找自我,并且把心智誤認為你的本來面目的時候。然后,它就變成了我執(zhí)的心智,接管你整個生命了。
終止時間幻相
撤離心智的認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我們都習染其中,你如何緣木求魚?
竅門在這里:終止時間的幻相。時間和心智狼狽為奸,一體不分。把時間從心智里移除,它就停止了——除非你選擇要用它。
與心智認同,就是自陷于時間的泥沼:幾乎一意孤行地只活在記憶和期盼里的驅迫力。這創(chuàng)造了你對過去和未來的執(zhí)迷不悟,對當下這一刻缺乏尊重、認知和容許它存在的意愿。驅迫力的產生,是因為過去給予你一個身份,而未來又以各種形式掌握了救贖和實現(xiàn)的應許。兩者都是幻相。
可是沒有了時間感,要如何在世間運作?人生沒有可以奔赴的目標,我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了。因為過去塑造了今天的我。我認為時間是寶貴的,我們需要學習明智地使用它,而不是廢掉它。
時間既不寶也不貴,因為它是個幻相。你所誰知的寶貴,不是時間,而是時間之外的那一點:當下。當下才是既寶又貴的。你專注在時間上——過去和未來——的程度越大,你磋跎掉最寶貴的當下的程度就越多。
為什么說它是最寶貴的呢?首先,因為它是唯一的。它是存在的全部。永恒的現(xiàn)在,就是你整個生命展現(xiàn)其中的空間,那個如如不動的因素。生命就是當下。過去從來沒有一個不是當下的時間,未來也不會有。第二,當下是唯一一個能帶你超越有限心智局限的點。它是你唯一的一個通往無時間、無形式的本體界的點。
當下之外一無所有
難道過去和未來不像現(xiàn)在一樣真實,甚至比現(xiàn)在還真實嗎?畢竟過去決定了現(xiàn)在的我們,也決定了我們現(xiàn)在的感知和行為。而且未來的目標,也決定了我們現(xiàn)在要采取的行動。
你一直沒有抓住我話中的精神,因為你試圖做心智上的了解。心智無法了解。只有你能。請你單純地傾聽。
你可曾在當下之外,經驗過、做過、思想過、或感覺過任何事嗎?你認為你以后會嗎?任何事有可能發(fā)生或存在當下之外嗎?答案不言自明,不是嗎?
過去不曾發(fā)生過什么;它發(fā)生在當下。
未來不會發(fā)生什么;它會發(fā)生在當下。
你認為的過去,是一個記憶的軌跡,是一個儲存在心智里的前任當下。當你記起過去時,你重新啟動了一個記憶的軌跡——而且,你現(xiàn)在就在制造軌跡。未來是一個想象的當下,一個心智的投射。當未來到的時候,它就是當下。當你想到未來時,你是在當下想的。過去和未來顯然沒有它們自己的實相。正如同月亮本身不發(fā)光,它只能反射太陽的光一樣。過去和未來也一樣,只是永恒的現(xiàn)在的光、它的力量、和它實相慘淡的反射而已。它們的實相是向當下“借貸”來的。
我話里的精髓無法透過心智來了解。當你領會到那一刻,你的意識便由心智轉移至本體,由時間轉移至臨在。生命中的一切,突然之間生機活現(xiàn),散發(fā)出能量和本體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