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總則
第1條 目的
為規(guī)范對入庫存貨的質量、數(shù)量、技術規(guī)格等方面的檢查與驗收,保證存貨符合采購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2條 存貨驗收權責單位
1.倉儲部負責所有存貨的數(shù)量、規(guī)格的驗收,并檢查包裝及外觀情況。
2.質檢部負責所有存貨的質量檢驗工作。
3.財務部負責核對發(fā)票與收料單,按合同及付款手續(xù)填制付款憑證。
第2章 外購存貨的驗收程序
第3條 檢查《訂貨合同》、《入庫通知單》、供貨企業(yè)提供的材質證明、合格證、運單、提貨通知單等原始單據(jù)與待檢驗貨物之間是否相符。
第4條 對擬入庫存貨的交貨期進行檢驗,確定外購貨物的實際交貨期與訂購單中的交貨期是否一致。
第5條 對待驗貨物進行數(shù)量復核和質量檢驗,必要時可聘請外部專家協(xié)助進行。
第6條 對驗收后數(shù)量相符、質量合格的貨物辦理相關入庫手續(xù),對驗收不符合要求的貨物,應及時辦理退貨、換貨或索賠。
第7條 對不經倉儲直接投入生產或使用的存貨,應當采取適當?shù)姆椒ㄟM行檢驗。主要檢驗方法如下。
1.視覺檢驗
在充足的光線下,觀察物料的顏色、狀態(tài)、結構等表面狀況,檢驗其是否發(fā)生變形、破損、脫落、變色、結塊等情況。
2.聽覺檢驗
通過搖動、搬運操作、聽取聲音、輕度敲擊,以判斷物料的質量。
3.觸覺檢驗
利用手感鑒定物料的光滑度、細度、柔軟度等,以判斷其質量。
4.嗅覺、味覺檢驗
通過物料所發(fā)出的氣味、滋味,測定其質量。
5.測試儀器檢驗
利用各種專用測試儀器鑒定物料的品質。
6.運行檢驗
對物料(如車輛、電器等)進行運行操作,檢查其是否能夠正常運行。
第3章 自制存貨的驗收
第8條 擬入庫的自制存貨,生產部門應組織專人對其進行檢驗,只有檢驗合格的產成品才可以作為存貨辦理入庫手續(xù)。
第9條 由生產車間直接發(fā)至客戶不入庫的產成品,以及采購后實物不入庫而直接發(fā)至使用現(xiàn)場的外購存貨,應當采取適當方法辦理出、入庫手續(xù)。
第4章 驗收結果處理
第10條 合格品的處理
經驗收合格的存貨,倉庫管理員應在外包裝上貼“合格”標簽,以示區(qū)別,倉庫管理員可根據(jù)標識辦理合格品入庫定位手續(xù);倉庫管理員于每日工作結束時,將本日所收存貨的數(shù)量匯總填入“驗收日報表”,以作為入賬銷單的依據(jù)。
第11條 不合格品的處理
經驗收不合格的存貨,倉庫管理員應在外包裝上貼“不合格”標簽,并于《驗收報告》上注明不良原因,報倉儲部經理請示處理辦法。
第4章 附則
第12條 總經理負責本制度的修改、廢止。
第13條 本制度自 年 月 日起開始實施。
第14條 相關文件表單
1.《訂貨合同》。
2.“入庫通知單”。
3.《驗收報告》。
4.“驗收日報表”。
(摘自實戰(zhàn)紅色管理創(chuàng)始人孫軍正老師培訓課堂經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