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作為一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謀略家,不僅足智多謀、運籌帷幄、神機妙算、決勝千里……而且全局在胸,善于團結大多數(shù)以及一切同盟軍一道革命的領導藝術,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寫下了許多不朽篇章。實戰(zhàn)紅色管理創(chuàng)始人、中國紅色管理研究院院長孫軍正長期深入地研究毛澤東的領導藝術,他認為毛澤東的領導藝術的科學內容是多方面的,學習好、領會好毛澤東的領導藝術,對于加強干部能力修養(yǎng),指導、推進我們的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關于毛澤東的領導藝術,可以從六個方面來把握:
第一,善于調查研究,正確地認識中國國情,是毛澤東領導藝術的基石。善于調查研究是領導者獲得成功的重要領導藝術。毛澤東一生注重調查研究,在毛澤東的領導藝術中,科學的調查研究,是他審時度勢、多謀善斷、實現(xiàn)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如在《反對本本主義》中就鮮明提出“沒有調查,沒有發(fā)言權”?!斗磳Ρ颈局髁x》是毛澤東多年從事調查研究工作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概括,從思想理論上闡明了調查研究在領導工作中的重要意義和科學方法,批判了當時紅軍隊伍中一部分人安于現(xiàn)狀,不求甚解,墨守成規(guī),迷信“本本”,而不愿到群眾中去作實際調查研究的錯誤傾向??梢哉f,堅持調查研究,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是毛澤東領導藝術的精華所在。
第二,善于把握主要矛盾,抓住中心環(huán)節(jié),兼顧全局,是毛澤東領導藝術的核心。俗話說:“十個指頭不一般齊”。在復雜的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總有許多矛盾存在,其中有一個是主要的矛盾。確定何者為主要矛盾,不能依主觀想象,不能憑個人所好。主要矛盾的確立,靠的是它本身的“資格”,是依據(jù)對客觀現(xiàn)實的分析得來的。解放戰(zhàn)爭時期,遼沈戰(zhàn)役的關鍵在哪里?毛澤東同志及其戰(zhàn)友科學地分析東北戰(zhàn)場敵軍的情況,確定先攻取錦州,切斷了東北與關內的聯(lián)系,造成“關門打狗”的形勢,為整個戰(zhàn)役的勝利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遼沈戰(zhàn)役先打錦州這一以綱帶目的生動事例,充分體現(xiàn)了毛澤東的宏偉的氣魄和卓越的指揮藝術,主要矛盾了然于胸,每一步都服務于重點或全局的戰(zhàn)略。指揮戰(zhàn)爭是這樣,領導社會主義建設,做任何工作,也是這樣。矛盾分析法的具體要求之一,就是要抓重點。毛澤東把主要矛盾的原理應用到實際工作中,便形成了抓重點、中心工作與一般工作相結合的領導藝術。抓重點的方法,運用在認識事物上,就是分清主流與支流的方法。任何事物都有兩個方面,要弄清哪個方面代表事物的本質,哪個方面則是非本質的東西。例如看一個同志,既要看到優(yōu)點和缺點這兩個方面,又要分清是三分成績七分錯誤,還是七分成績三分錯誤,從而看清主流是優(yōu)點還是缺點。
第三,善于科學決策,把原則性和靈活性結合起來,是毛澤東領導藝術的關鍵。領導者的主要職能之一是決策,毛澤東的決策藝術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它植根于中國革命這片沃土之中。他高瞻遠矚,思維敏捷,靈活機動,因進制宜,在中國現(xiàn)代歷史舞臺上,導演了一幕又一幕波瀾壯闊、威武雄壯的活?。旱睫r村去設“大本營”,建立革命根據(jù)地,由此,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得以確立;長征路上,四渡赤水,智調滇軍,轉危為安,跳出重圍;透過抗日烽火,把握客觀規(guī)律,預測到持久抗戰(zhàn)的三階段,中國一定能取得勝利;一身系天下安危,毅然赴重慶談判,針鋒相對,堅決同蔣介石的獨裁內戰(zhàn)賣國作斗爭;指揮千軍萬馬馳騁中原大地,適時發(fā)動震驚中外的三大戰(zhàn)役,為建立新中國而奮戰(zhàn)。毛澤東在其領導的決策活動過程中,非常重視原則的堅定性與策略和靈活性相結合。在原則許可的范圍內,因時而異,因地而宜,靈活機動,以更好地堅持原則性。
第四,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知人善任,是毛澤東領導藝術的保證。在毛澤東的領導藝術中,他傾注了巨大的心血來澆灌和培育思想政治工作這朵鮮花。善于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是毛澤東領導工作中的一項主要方法,也是引導干部和群眾為實現(xiàn)黨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而奮斗的根本保證。毛澤東的思想政治工作藝術可以概括為:疏通引導、注重說理、善意批評、堅持民主、以情動人、用先進事跡感染人、用通俗生動語言談心對話、領導做表率、制度建設等。在選任干部方面,毛澤東具有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和知人善任的領導藝術。他認為,領導者的責任,歸結起來,主要是出注意、用干部這兩件事。領導者必須善于識別和使用干部,善于愛護和培養(yǎng)干部。毛澤東借鑒古代用人之道,提出德才兼?zhèn)涞臉藴屎腿稳宋ㄙt的政策。他善于根據(jù)斗爭任務的需要,果斷地組織干部和建立領導核心;堅持“五湖四?!?,團結廣大干部;善于運用辨證的觀點識別人才,并能用人所長;具有在復雜的政治斗爭中保護人才,以及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實踐中磨練人才的獨特風格。在知人善任方面,選用羅榮桓便是一個例證。1930年春,毛澤東為安排紅四軍政委一職頗傷腦筋,他需要為23歲的軍長林彪選擇一個合適的搭檔。林彪打仗靈活,但個性強,很古怪,不愿聽別人批評,平時一付沉默寡言的樣子,別人很難同他共事。經過毛澤東的慎重考慮,終于選中了貌不驚人的羅榮桓。羅榮桓是個老實人,在開辟×××根據(jù)地的斗爭中,毛澤東發(fā)現(xiàn)了他許多可貴的素質:凡是要求戰(zhàn)士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打仗時沖鋒在前,退卻時掩護在后;行軍時為病號扛槍,宿營時下班查鋪。羅榮桓走馬上任,開展了生動活潑又扎扎實實的政治工作,使全軍指戰(zhàn)員始終保持了非常旺盛的戰(zhàn)斗情緒,同時把軍事訓練、后勤工作抓得井井有條。性格偏狹的林彪也感到沒有什么好挑剔的了,于是,軍長和政委相安無事。毛澤東從羅榮桓的樸實中,發(fā)現(xiàn)了他在原則問題上的堅定不移,在非原則問題上的容人之量。毛澤東發(fā)現(xiàn)的這位人才,成了人民軍隊政治思想工作的巨匠,是軍隊政治干部中唯一獲得元帥軍銜的人。
第五,善于做群眾工作,一切為了群眾,相信和依靠群眾,是毛澤東領導藝術的靈魂。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一切工作走群眾路線,是領導者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也是處理領導與群眾關系的根本原則。毛澤東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把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作為自己人生奮斗的最崇高的使命,他關心群眾疾苦,經常細心傾聽群眾的呼聲,一心系于人民,時時、處處和群眾打成一片,為人民群眾興利除弊。在江西瑞金沙洲壩,至今還傳頌著毛主席打井的故事,井臺上豎著一塊紀念碑,上刻著兩行醒目的大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毛澤東正是高人一籌,他能夠設身處地地體貼群眾,想群眾之所想,解決群眾的具體困難,從而使廣大群眾認識到他是代表他們利益的,進而擁護革命,為革命的勝利斗爭到底。毛澤東是人民群眾的領袖,可他從不高踞于群眾之上,而是結合于群眾之中,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fā),為人民辦實事。毛澤東是最善于向群眾學習的,他說: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在人民中間,有成千上萬的諸葛亮,我們要有承認自己無知的勇氣,下決心向他們學習。毛澤東在《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中簡要地歸結為“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鞍l(fā)展生產,保障供給”、“精兵簡政”、“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等口號的提出與落實,都是聽取群眾意見并依靠群眾來實施的具體例證。
第六,善于繪制中國革命的獨特圖樣,能動的反映客觀實際情況,是毛澤東領導藝術的魅力。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動用了一套獨具特色的圖樣領導藝術。在他幾十年的領導生涯里,善于集中黨和人民的智慧,繪制出一幅幅精美的大小圖樣。他率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依圖施工,改換了中國的日月,建立了不朽的功績。毛澤東的圖樣領導藝術,是特指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理論、綱領、路線、方針、戰(zhàn)略、戰(zhàn)術、計劃和方案。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圖樣,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而毛澤東在繪制它的過程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這個總圖樣規(guī)定了革命的目標、任務、動力、手段、道路、步驟、前途等根本內容?!缎旅裰髦髁x論》等著作,是這個總圖樣的成熟或定型產品,中國革命的實踐已證明,它是毛澤東圖樣領導成功的妙筆。在中國革命的分圖樣中,最為精美的恐怕要算毛澤東在《論持久戰(zhàn)》中為抗日戰(zhàn)爭繪制的圖樣了。毛澤東對抗日戰(zhàn)爭的前途、流程和形態(tài)作了極為精彩的描繪:戰(zhàn)爭具有持久性,最后是勝利屬于中國;持久戰(zhàn)將展開為戰(zhàn)略防御、戰(zhàn)略相持、戰(zhàn)略反攻三個階段;內線與外線戰(zhàn)爭、包圍與反包圍戰(zhàn)爭等?!墩摮志脩?zhàn)》為中國人民提供了一幅絕妙的抗日戰(zhàn)爭圖樣,指導這個戰(zhàn)爭走向了勝利,把圖樣化作了成功的實踐。
(為傳承紅色文化與傳播紅色管理,歡迎各地培訓機構獨家代理孫軍正老師的紅色管理系列課程。聯(lián)系方式詳見孫軍正中華講師網(wǎng)博客中的“聯(lián)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