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通用和豐田來談把“人”變成“錢”
8月初在北京,我很榮幸參加了中國執(zhí)行力十強講師——孫軍正老師的講座。孫老師作為海爾,華為,富士康,星巴克等常年嘉賓講師,對執(zhí)行力這一塊有著自己獨特的簡介,他獨創(chuàng)的集團執(zhí)行系統(6P)深受廣大企業(yè)歡迎。之前一直想參加孫老師的課,這次終于有機會一睹孫老師的風采??偟膩碚f這次聽課學到了很多新年東西,讓我受益匪淺!現分享孫老師精彩內容:
按一般的意義上講,所謂企業(yè),無非就是經營生產要素,如資本、土地、原材料、勞動力等要素來創(chuàng)造利潤的組織。但是,在所有這些要素中,勞動力是一個特殊的要素,因為勞動力也就是我們的員工,是有感情、有智慧的個體,而不是簡單的物品。這種特點就意味著:經營企業(yè)最有價值的部分是經營人,因為人的變量最大,回報也最大。比如,我們談談員工的感情要素:一個人進入公司,如果我們支付2000元人民幣,購買了他的勞動,那么他的產出是多少?員工的感情在傾向于企業(yè),忠誠于企業(yè)和背離于企業(yè)的情況下,員工的產出一定相差甚遠。這就意味著,如果我們懂得如何善待員工,如何尊重員工,從而讓員工從感情上傾向于公司,那員工的產出會是公司付出成本的若干倍。這是任何其他要素所無法比擬的。
把人變成財的機制的第一步,就在于懂得員工產出的這兩種渠道:要么是讓員工從感情上傾向于企業(yè),要么是讓員工的技能與智慧得到開發(fā),這兩方面都會大大地增加產出:善待員工,激發(fā)員工,獲得員工情感的認同,員工的產出會是公司付出成本的若干倍;培訓員工,激發(fā)員工的智慧,使員工自動自發(fā)地參與,員工產出會是培訓投入的若干倍。這種特殊的環(huán)境構成了獨特價值,因為很多公司只是把“人”當成簡單的勞動力,把培訓當成員工福利。這樣的公司,也許技術、資金、資源都很強,但同樣的情況下,員工的產出會大大的提高。
現實的演變也證明了這種邏輯:五十年前,如果告訴美國民眾,通用汽車未來可能破產,他們會懷疑你神志不清;五十年后,這個事實已經擺在了人們面前。在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中,汽車巨頭通用走向破產之路,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為技術、品牌效應,甚至是資金出了問題,主要的原因是通用的“員工”,當通用市場前景看好時,他們給員工提供了高額的工資和優(yōu)厚的福利待遇,但并沒有增加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更沒有提升員工的技能與智慧,或者員工的忠誠度與員工技能、智慧比不上日本豐田公司,那么通用破產的結局似乎就注定了。
據公布的數據顯示,綜合工資、福利、養(yǎng)老等多方面費用,通用每名員工每小時的生產成本為69美元,而通用的最大競爭對手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則為53美元,上述談及的只是有形成本,無形的成本更大,那就是員工士氣,以及對客戶價值的關懷與貢獻。從通用與豐田兩種不同的管理模式入口,我們悟出什么?或者說,如果我們依照西方的“按績效”管理員工,這當然是行之有效的,但長期下來的副作用可能卻是員工與管理層之間的對抗。道理很簡單,結果分配的前提是分配規(guī)則的合理性,但企業(yè)到底花多少時間在分配制度的設計上,更重要的是,誰又能保證分配設計的合理性?
由此,我覺得中國企業(yè)的員工與管理層之間的關系,可能要更多地學習豐田走“合作之路”,而不是“考核之路”,如果中國企業(yè)的管理層能夠深入員工內心,把企業(yè)作為一個實現員工道德與收入 “雙豐收”的場所,那么,可能我們收獲的就是企業(yè)的持續(xù)機制了。員工是用來合作的,不是用來考核的,我覺得這是豐田激發(fā)員工智慧,把“人”變成“財”的第一個啟示。
孫軍正老師簡介:
中國執(zhí)行力十強講師孫軍正老師
集團執(zhí)行系統創(chuàng)始人
中國執(zhí)行力研究院院長
國務院軍轉辦特聘著名講師
實戰(zhàn)派管理咨詢專家
原格蘭仕集團副總裁、TCL集團人力資源總監(jiān)
北大、清華、復旦、人大總裁班特聘教授
富士康、海底撈等知名企業(yè)長年管理顧問
更多關于孫軍正老師的詳情請登陸中華講師網或查看《中國500強講師排行榜》一書。
歡迎代理由孫軍正老師親自研發(fā)并主講的“執(zhí)行力系列課程”與“中高層系列課程”。
zm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