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截止到2015年11月底,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9637億平方米,比10月末增加1004萬平方米。與此同時,在建未售面積約為48億平方米,待開工面積為8.5億平方米,以2.4的容積率計算,全國整體庫存約為63億平方米。
另外2015年12月18日,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了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價格變動情況。通過價格變動情況分析,可得出全國樓市回暖跡象明顯。要知道,這輪“暖冬行情”是持續(xù)1年零9個月的政策持續(xù)發(fā)力之后出現(xiàn)的。自2014年3月起,先是地方政府“猶抱琵琶半遮面式”地救市,然后過渡到地方政府公開救市,最后進入國家層面。到了最近,房地產“去庫存”甚至成為政治局會議討論的重要問題。
樂觀看待,未來一段時間還會有更多“救市”的新舉措出臺。樓市繼續(xù)回暖是沒有問題的。但筆者真正想強調的是,對于三四五線城市來說,這種回暖力度遠遠不夠,能不能持久也很難說。
目前,中國的房地產正經歷著一個“結構性衰退”的特殊階段。一邊是一線城市房價“加速趕頂”,個別地方房價如瘋牛破欄,新房賣到10萬以上也不奇怪。同時,地王紛紛拿地,而拿到的地價卻遠比周邊樓價要高得多。這說明各路資金都在一線城市的樓市中博弈。
而另一邊卻是三四線城市去庫存舉步維艱,正因受高庫存壓力的影響,2015年以來,房地產投資同比增幅持續(xù)放緩和快速下滑,房地產投資下降直接拖累經濟增長。前三季度,房地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直接貢獻率已降到只有0.04個百分點,創(chuàng)下2000年以來的新低,幾乎要落入負增長區(qū)間。
面對如此僵局,決策層已經高度重視。李克強總理在多次講話中提出房地產的去庫存是一項緊迫的任務??偫碇毖圆恢M地說“以往我們長期依賴的房地產,去庫存問題也沒有解決?!蓖瑫r,最近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分析部署2016年經濟工作時,引人注目的一項任務是要化解房地產庫存,提出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推進以滿足新市民為出發(fā)點的住房制度改革,鼓勵房地產商降價等手段擴大有效需求,穩(wěn)定房地產市場。
綜合分析,筆者認為:2016年中國房地產將進入長期下降通道。
因為在國家支持房地產大背景下,絕大多數城市的房價仍然沒有跑贏通脹。這就是目前中國樓市的慘烈真相。事實上,中國房地產已經進入了“慢熊市”,絕大多數城市房價漲不動了,甚至是慘烈的下跌。最慘的是此前漲幅過大的溫州,5年房價下跌了24%。所以,持有溫州的房子,真實的虧損是55.3%。能在未來跑贏或者接近跑贏“真實通脹”的,只有一線城市。在一線城市里,也不是全部片區(qū)都可以跑贏真實通脹,只有重點開發(fā)區(qū)域,比如深圳的前海寶中、龍華才能跑贏通脹。
“慢熊市”的最大實惠,將被95后、00后們獲得,他們中絕大多數人(一線城市以外的),將不會像80后一樣,被房價壓迫得喘不過氣來,這是房地產泡沫帶來福利。在三四五線城市,住宅正在回歸本來的含義,這沒有什么不好。只是從投資角度來看,這里的房子投資價值大大降低了。一線城市房價將繼續(xù)上漲,雖然某些年份也會跑輸“真實通脹”,但它們按照人民幣計價,仍然會漲下去,直到你目瞪口呆。
所以決策層下定決心要化解二、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庫存,但如果對一線城市也是網開一面的放松,那么舊的泡沫沒有去除,新的金融風險泡沫卻又在積驟中。無論是當年的日本,還是美國的次貸危機,其教訓都說明,房地產高潮的“尾部階段”,是利潤最豐厚,最讓人心潮澎湃、腎上腺高漲的時候,也是市場極易失控、隨時會變臉的時候,沸點一不小心就成為頂點。個人炒房被套高位也就罷了,但是動輒數百萬/套的一線城市房價要是破了,金融風險肯定是難以估量的。
中國房地產首要任務就是防范當前的風險,遏制住一線城市泡沫風險進一步膨脹。而對于三四線城市則通過將庫存商品房轉化為廉租房、保障房解決城市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當然,對于房地產業(yè)整個產業(yè)鏈而言,房地產的輝煌期已過。為謀長遠發(fā)展,房地產業(yè)真正需要做的是:將各種層次的潛在供給變?yōu)楝F(xiàn)實供給。需要通過發(fā)展租賃市場、企業(yè)兼并重組等,完善和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尤其是通過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解除對住房租賃投資的限制,補齊租賃市場這個“短板”,給住房消費提供一個更加公平的租買選擇環(huán)境。另外還可以兼并重組、轉型升級、走出國門等方式另尋出路,也不失為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