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qū)一:跑步傷膝蓋,爬山沒問題?
體重超標的小王打算慢跑減肥,他的爸爸老王平時是個運動控,多年來一有空就爬山、跳舞,老王勸小王,“天天跑步傷膝蓋,你還是跟我天天爬白云山吧”。
專家解讀:爬山、籃球、羽毛球最傷膝蓋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關節(jié)骨科主任史占軍教授說,爬山、爬樓梯屬于負重運動,正常人在爬樓梯的時候膝關節(jié)承受的壓力會在瞬間增加4倍,一個體重為70公斤的人在爬樓梯時,其兩側膝關節(jié)所承受的壓力則高達280公斤,這類運動尤其不適合老王這樣的中老年人。有些市民沒有察覺自身的隱性關節(jié)損傷,盲目選擇運動項目,很容易導致運動傷害。對于普通市民來說,除了爬山和爬樓梯,籃球中的劇烈跳躍動作,足球、羽毛球中的劇烈扭轉動作都對膝蓋存在潛在運動風險,中老年人需特別注意。 運動項目該如何選擇?史占軍說,對膝關節(jié)損傷較小的運動有慢跑、游泳、快走和騎車,市民可以根據(jù)自身的興趣選擇?!耙膊荒軗倪\動損傷而因噎廢食?!笔氛架娬f,有些人就是偏愛籃球、足球運動,相比于不運動導致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問題,適量參與此類運動是利大于弊的。 誤區(qū)二:運動有益健康,啥時運動都可以? 陳明每周打一次籃球,這陣子趕上單位籃球比賽需要訓練,他把打球頻率提高到一周5次??墒莿傔^完一周,在一次訓練中,他發(fā)覺右腿不由自主軟了一下,緊接著疼痛蔓延,右腿一受力就疼痛加劇,趕緊到醫(yī)院檢查,被確診為右腿前后交叉韌帶斷裂。 專家解讀:運動頻率太高,關節(jié)肌肉易受傷 關節(jié)和肌肉在每次運動后,都會進行自我修復,如果運動頻率太高,關節(jié)和肌肉無法及時恢復,就容易造成關節(jié)炎、半月板損傷、韌帶斷裂等多種疾病的發(fā)生。史占軍說,以膝關節(jié)腔積液為例,關節(jié)之間有滑膜,每次負重或運動后受到刺激就會分泌黏液,事后滑膜會對黏液進行吸收,如果運動次數(shù)頻繁,導致黏液分泌的速度大于吸收的速度,就會形成膝關節(jié)積液。 有些運動損傷可以慢慢恢復,有些則難以恢復,如半月板內側損傷,只能通過手術修整。 誤區(qū)三:運動就是要“痛并快樂著”? 一些運動初學者急于求成,認為運動就是應該“痛并快樂著”,疼痛恰恰說明了運動有成效,要繼續(xù)忍痛鍛煉。 專家解讀:遇到不適應立即停止 史占軍并不認同忍痛鍛煉的做法,他認為,人們在運動中如果感到肌肉或關節(jié)疼痛,應該立即停止運動。疼痛是肌肉或關節(jié)向人體發(fā)出的危險信號,如果忽視這種信號,繼續(xù)運動可能會造成難以預料的運動損傷?!叭绻弁凑f明運動方式或方法有問題。”史占軍說,建議換一種運動方式或方法。 誤區(qū)四:運動損傷紅花油搞掂? 小馬是羽毛球愛好者,一次比賽后,踝關節(jié)輕微扭傷走路不便,朋友立即拿出紅花油幫他搽在患處,結果紅花油沒能活血化淤,反而讓小馬的腳踝腫成了小蘿卜。 專家解讀:運動損傷24小時內先冰敷 活血化淤的紅花油怎么會越抹越腫?這是由于當肢體部位扭挫傷或肌肉拉傷、韌帶撕裂時,毛細血管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損傷出血。出血量少時,用活血藥品,在短時間內確實能止血消腫,但當出血量大時,此時人體又不能準確感知,若立即用活血藥品按摩,可能加快毛細血管的出血,腫塊越來越大,甚至最后毛細血管破裂。 史占軍建議,在損傷發(fā)生后的24小時內,最好采用冰敷的方式,也可以用冷水沖刷患處,以促進局部的微細血管的愈合,24小時后再使用紅花油促進組織和毛細血管吸收淤血。 小貼士:如何減少運動傷害? 首先,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和場地,盡量選擇對關節(jié)負擔小的項目,運動場地也要有所選擇,一般有塑膠的場地比水泥地更有緩沖力,而木質地板則更佳。 其次,要重視熱身,給肌肉和韌帶足夠的牽拉運動。 最后,體重超標、舊傷在身的運動者最好使用運動護具,如護膝、護踝等護具,減小關節(jié)負擔,避免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