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個美國大叔,“山寨”中國產(chǎn)品逆襲的案例,上了《福布斯》封面。
這個大叔叫巴特菲爾德(Stewart Butterfield),是個加拿大人,企業(yè)家、商人,2004年正式上線的圖片共享網(wǎng)站Flickr,是巴特菲爾德于他的妻子共同創(chuàng)立的,比Instagram早8年,后來離開。
他的新公司叫Slack,巴特菲爾德是創(chuàng)始人兼CEO。正式上線是在2014年,應該有不少人知道這家公司。
這個公司“山寨”了10幾年前的QQ,而且非?;稹?
為什么說Slack“山寨”QQ?是因為它的功能形式與QQ如出一轍,而且具備QQ在2002年推出的聊天群組功能,只不過它不叫“群”,而是叫“頻道”(channel),QQ群所具備的功能,可以說它都有。
要知道,2002年8月份,騰訊新增QQ群功能,好友手機綁定,攝像頭綁定,手機通訊錄保存在云服務器,手機資料中新增好友手機類別、品牌、型號等信息。一舉秒殺了當時火熱的聊天室。而美國的社交網(wǎng)站Myspace在2003年上線,F(xiàn)acebook直到2004年才上線,比2002年推出的QQ群誕生晚了1-2年。
看看Slack的界面
當然,說是山寨,其實也不盡然,Slack做的是企業(yè)級即時通訊軟件,是一家SaaS公司,而且是被稱為是有史以來發(fā)展最快的SaaS公司。
上線只1年,Slack便刷爆了硅谷的很多增長數(shù)字:
●估值躥升至10億美元;
●在沒有銷售的情況下單月收入迅速突破100萬美元,并且在持續(xù)增長;
●用戶數(shù)量逆天增長,從2014年2月上線時的1.5萬日活躍用戶,到2015年2月變成了50萬,用戶留存率高達 95%;
●其用戶平均每個月發(fā)送的信息量是 3 億條,用戶每天處于頻繁溝通狀態(tài)的時間是 2個小時。
Slack至今進行了9輪融資,一共融得5.4億美元,如今估值38億美元,大概254億人民幣。
我的疑問是:
一個美國大叔“山寨”十幾年前的QQ群功能,
為何能產(chǎn)生爆炸級增長?
誕生在一個聊天應用泛濫的時代, Slack為什么會火?
一款陰差陽錯誕生的內(nèi)部應用爆發(fā)!
為什么說Slack的誕生是陰差陽錯?
Slack的團隊前身叫做Tiny Speck。原本這支團隊要做的是一款基于Flash的網(wǎng)頁游戲,為了這款游戲,遍及全美各地的團隊成員辛辛苦苦地搞了4年開發(fā)。
然而,他們突然對即時通訊應用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他們放棄了苦干4年的游戲,轉(zhuǎn)身投入到即時通訊軟件的開發(fā)當中去,也就有了Slack。
半途而廢?巴特菲爾德說“那都不是事兒”!
事實證明,巴特菲爾德的決定是正確的。
沒有天時,但有地利,美國沒有壟斷的企業(yè)級聊天工具,這給了Slack一個可乘之機。
無論是一對一聊天,還是群組聊天,都非常私密安全。
因為“頻道”的設計體驗非常好,很快就受到了許多企業(yè)的青睞。
Slack不是第一個面向企業(yè)的通訊應用,在它之前Skype 等眾多知名產(chǎn)品,都實現(xiàn)了強勁的增長。但Slack在眾多競爭對手的重圍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市場,或者說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從未出現(xiàn)的盈利區(qū)域 。而且巴特菲爾德說,Slack用戶中有20%到30%都是從其他中心化通訊平臺遷移過來的。
作為一款應用,在獲取了用戶之后,更重要的是用戶粘性。
高達95%的用戶留存率,Slack是如何做到的?
如何讓用戶上癮:一套機制 + 一個病毒點
Slack有一套潛移默化讓用戶形成使用習慣(不是替代舊習慣)的機制,由三個環(huán)節(jié)組成:觸發(fā)器、行動及獎勵、投入。
1、觸發(fā)器。每次在應用推送通知的時候,Slack會確保每一條信息都有讓用戶不得不打開的理由,用戶生怕錯過重要的內(nèi)容,這樣一來,用戶打開應用的頻率和概率都大大提升,打開應用,就是用戶的行動。
2、有行動就有獎勵。和很多其他社交應用和網(wǎng)站類似,Slack會給用戶提供不同形式的獎勵,可能是來自同事的點贊,也可能是一些不定時、間歇性推送的有趣信息,這會不斷刺激用戶一直使用該產(chǎn)品。
3、投入。是讓用戶有更強烈的參與感,包括發(fā)送邀請鏈接拉其他人成為Slack用戶,發(fā)送私信,更主要的是允許用戶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通過授權登錄,將其他應用整合添加到自己的 Slack賬戶上,并最終為了享受最完整的Slack服務而成為付費用戶。
這是因為,美國企業(yè)在采用越來越多的IT服務,但彼此卻不能連接。Slack看到這一點,其最具差異化的價值就是能夠?qū)⒌谌椒者B接起來,并且提供統(tǒng)一的消息搜索和處理功能。
用戶發(fā)送和收到的信息都會被存儲在云端,非常安全,成為可供用戶進行搜索的信息檔案,并且用戶可以自己設定信息留存時間,超過這個時間,這些信息就會被自動銷毀。
另外,在美國,企業(yè)云服務的應用十分廣泛,一般的企業(yè)都在同時使用十幾種不同的云服務。但這些云服務之間彼此并不是連通的,用戶很難統(tǒng)一處理來自不同服務的消息通知。Slack卻可以做到,瞬間擊中了企業(yè)用戶的核心痛點。
利用“社交孤立”,讓人24小時不愿停止查看消息
現(xiàn)在的人們不管從事什么行業(yè),都不能沒有社交,唯恐與自己的圈子斷了聯(lián)系,隨處可見的低頭族是最好的證明。
Slack的病毒性,主要來自于“頻道”,還有一部分因“投入”而來,因為大部分人有“社交孤立”的恐懼心理。
群組聊天,很多人同時發(fā)出消息,一不留神就會跟不上其他人的話題節(jié)奏,跟不上節(jié)奏就會被其他人忽略,這是任何人都不想見到的情況,除非你根本不喜歡這個群組。
此外,因為Slack允許用戶根據(jù)個人需求將其他第三方應用整合進來,于是造成了來自不同應用的大量信息集體涌入Slack賬戶中等待處理。
不停地查看、回復各種群組信息,處理第三方應用的信息,擔心被忽略,擔心錯過重要信息,這種心理直接帶來了用戶長時間泡在Slack這款應用上的結果,恨不得24小時不下線。
現(xiàn)在的Slack還投資了機器人公司。
這個254億的故事表明,
在已有市場做已有類型的產(chǎn)品未必不行。
重點是如何抓住一個點去突破,
找到這個點,就能夠引爆市場,
甚至很快成為行業(y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