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大綱
第一講 商業(yè)人格與契約精神
一、人格與商業(yè)
為什么不行動,目標達不成?要看別人怎么做?為什么心情煩燥,因為不知道什么是對的?為什么不做結果,因為心中沒有原則;為什么不負責任,因為希望別人來承擔,這就是商業(yè)人格的缺失,讓我們執(zhí)行不起來,也做不好領導者,沒有獨立的人格,沒有內心的強大,就沒有執(zhí)行的基因。
二、中國的三種糟粕文化:面子文化、含糊文化、人治文化。
三、自我定位:我是誰?我在企業(yè)應當是誰?(“我是誰”互動)
四、商業(yè)合作就是信托責任與契約精神的結合
1、每項工作都是領導的托付。
2、完成工作要有契約精神及合同感,每一份接受的指令都是隱性的契約。
歷史故事:西亞與紅寶石;“五月花”號的契約。
3、契約精神的四個要素
(1)、100%對自己、企業(yè)、團隊負責(“過馬路”互動);
(2)、靠原則去做事;
(3)、靠結果做交換;
第二講 結果與任務
一、中國企業(yè)在執(zhí)行力方面的四個問題:動、協(xié)、效、持之痛。
二、執(zhí)行力的行動入口與起點:做結果而不是完成任務。
三、執(zhí)行力相關概念
1、什么是結果?領導要的結果和我認為的結果有何不同?
2、結果三要素:——有清晰的時間節(jié)點、短期及長期的價值、可
量化的考核依據(jù)。
3、什么是任務?
完成差事:領導要辦的都辦了。
例行公事:該走的程序走過了。
應付了事:差不多就行了。
無價值的東西:應付工作是任務,提供價值是結果。
4、一劍洞穿執(zhí)行力本質:結果是拿來交換的價值。
5、結果的段位不同,工作的成就不同
無結果、假結果、壞結果,都是做任務。合格結果、超值結果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經(jīng)典分享:九段秘書,工作只有做到九段,才能真正引爆執(zhí)行力。
四、做結果的方法:重點法、分解法、承諾法、潛能七問。
第三講 4 R制度管理模式
是什么成就了GE、保潔這樣偉大的商業(yè)帝國,是運營模式,是制度執(zhí)行力,是落實戰(zhàn)略的4R執(zhí)行制度。
4R思想與模式,提供一種有效的管理模式。
針對每日工作結果與目標,設定的管控模式。
R1:凡事必有結果,就是結果定義清楚.(結果定義,預算與計劃系統(tǒng))。
訓練:目標管理“日式”加強法
R2:有結果就必須落實到“我”,就是一對一責任(承諾結果,關鍵職責)。
互動:《鬧市追殺》等
R3:對“我”不相信就必須檢查,就是檢查與改進 (檢查結果,業(yè)績跟蹤改進系統(tǒng))。
案例1:等待的警察與無情的探頭;
案例2:許昌的行人為何不闖紅燈?
案例3、我的行李箱只在深圳機場托運。
R4:有檢查就必有獎罰,就是即時激勵(即時獎罰,業(yè)績考核評估系統(tǒng))。
案例1:小狗叼拖鞋
案例2:傳播中國企業(yè)管理培訓最美聲音
視頻:《天下無賊》
第四講 中高層執(zhí)行力
一、中高層執(zhí)行的七大角色定位
1、鏡子;中立地做鏡子,讓員工自己去覺察,并調整改進;
2、指南針:指明方向,但不會告知具體去向;
3、催化劑:假設員工具有無限潛力,只待激發(fā);
4、放大鏡:聚焦戰(zhàn)略與方向,不走樣、不打折地執(zhí)行;
5、司機:引領方向與目標,將員工安全送到目的地;
6、教官:給原則方法、成長機會,而不是包辦代替;
7、當明星領導,帶粉絲員工:讓員工欣賞崇拜,而非懼怕。
二、中層領導的方法(兩講三做)
1、講清結果;
2、講清后果;中高層完不成目標,做不出結果,就要承擔后果。
3、做檢查:檢查確保最后結果的落實到位;
4、做獎罰:只有獎懲分明,才能激勵大家更高的工作熱情;
5、做機制:用“法制”代替“人治”,建立公平、公正的工作環(huán)境。
大型互動:領袖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