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弊⒅嘏囵B(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魏書生的語文教學改革,是從轉變差生的學習開始的。他認為,差生的先天并不差,之所以差于一般,是由于差生缺乏定向、規(guī)則、緊張的智力活動造成的。他做差生的工作,從思想教育入手,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學習動機、無畏的膽略與堅強的意志,以點燃他們奮發(fā)向上的心靈之火。針對學生的弱點,魏書生加強了對差生的定向活動、規(guī)則活動與習慣性活動的訓練,以提高差生的智力水平。
與此同時,魏書生把科學的思想方法與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例如結合教學,引導學生學習如何觀察事物、分析綜合問題以及如何進行記憶、想象等方法。又如,在定向訓練中,魏書生每學期都引導差生畫語文知識樹,使學生理清本學期所要學習的語文知識結構,以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再如,為改變差生智力活動的不規(guī)則,就引導他們把訓練內(nèi)容與時間聯(lián)系起來,并為差生規(guī)定了經(jīng)過半年訓練所要達到的一般效率標準。同時,為使差生的智力活動形成習慣,就幫助他們制訂學習計劃,而且制定了嚴格的自檢、互檢、教師檢查的制度,以及嚴格的補救、幫教制度。通過上述一系列工作,逐步地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2教學民主化 教學民主化,是魏書生教學工作的一個顯著特點。魏書生教學輕松,而且外出的時間不少,而他所教的班依然秩序井然地進行自學,絲毫不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這是為什么?魏書生本人道出了個中真諦:“我覺得,民主化、科學化像語文教學的兩翼,它能載著我們從必然王國逐漸飛向自由王國。”魏書生的民主化教學所以能見成效,得力于他的語文教學建立了一套科學管理的機制。這個機制包含了三個系統(tǒng),即計劃系統(tǒng)、監(jiān)督系統(tǒng)與總結反饋系統(tǒng)。這三個系統(tǒng),顯示著教學民主化與科學化的統(tǒng)一。
就以“計劃系統(tǒng)”中的“4每學期做一次的九件事”為例:“①確立座右銘;②出考試卷;③重視知識結構圖;④寫教材分析;⑤再復習一遍同一類文章的讀法;⑥再復習一遍一篇文章的讀法;⑦寫作文;⑧批改作文;⑨作業(yè)檢查”。這九件事,過去基本上由教師完成,現(xiàn)在要求學生自己去完成。當然,學生在完成這九件事時,并不排斥得到教師的指導。但只要教師肯放手讓學生去做,就終究能從實踐中把握工作規(guī)律。學生掌握了工作規(guī)律,意味著從中獲得了某種自學的能力。從教師的教學工作角度看,這顯示著:第一,把某些教學工作下放給學生,體現(xiàn)著教師教學思想的民主化;第二,讓學生參與部分教學工作,意在讓學生了解學習過程,以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的自覺性;第三,教與學是對立的統(tǒng)一。學生了解教師的教學工作,有助于培養(yǎng)與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
3實行“六步課堂教學法” 課堂教學六步,即“定向、自學、討論、答疑、自測、自結”。這六步課堂教學法,是魏書生與弟子共同商定的,是教學民主化的產(chǎn)物。而教學步驟的實施過程,也是實行民主教學的過程。比如,“定向”“出自測題”“課堂總結”,均由學生輪流或共同完成。
六步課堂教學法的特點是:第一,每堂課通過定向,師生都明確教學目標,從而可以從教與學兩個方面提高效率。第二,突出自學,顯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自學遇到疑難,可以通過在教師指導下的集體討論解決。把個體的學習與集體的切磋統(tǒng)一起來,就能產(chǎn)生相互學習、相得益彰的效應。第三,自測、自結,使學生當堂能獲得自學的反饋信息,并在總結中提高認識、把握規(guī)律,有利于以后的學習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