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夢龍,原上海市嘉定縣第二中學語文教師,后任嘉定縣實驗中學校長,1931年生,1951年參加教育工作,初教美術(shù),1953年起始教語文。1980年晉升為上海市特級教師。近年來,他在報刊雜志上發(fā)表不少談語文教改的文章,多次被邀到外地講學,作觀摩教學。這些,有的整理成教學實錄。這些實錄大多收進他的主要著作《語文導讀法探索》。他的語文教學經(jīng)驗影響較大的是“三主”“四式”導讀法。
錢夢龍的教學風格
1.教學富有創(chuàng)新意識 為沖破講讀教學模式的藩籬,錢夢龍創(chuàng)造性地提問教學模式。
2.“三主”是導讀教學的指導思想“三主”,即“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皩W生為主體”,即確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是認識的主體和發(fā)展的主休,是具有獨立的地位和極大的認識潛能的實踐者。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必需發(fā)揮主體作用,獲得“發(fā)現(xiàn)真理”的主動權(quán),而且在個性的全面發(fā)展以至世界觀的形成上,同樣必須由主體來實現(xiàn)。
“教師為主導”,即確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于領導、支配的地位,而教師的領導、支配作用,只有通過“導”,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導之有方,學生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主體。
“訓練為主線”,即: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只有進入“訓過程,二者才能達到和諧的統(tǒng)一;而這種以師生雙向活動為特征的訓練,貫徹于教學的過程,成為“主線”,其他的教學措施都是服從于訓練并為之服務的。
主體、主導、主線,是諸教學因素在教學過程中的動態(tài)平衡、和諧統(tǒng)一。錢夢龍指出:“學生為主體”是教學的前提,著眼于使學生“善學”;教師為主導,是強化學生主體地位的條件,著眼于“善導”;而學生的“善學”與學生的“善導”都必須通過“善練”的科學序列才能實現(xiàn),所以說“訓練為主線”是“主體”與“主導”相互作用的必然歸宿。
3.“基本式”為導讀教學的結(jié)構(gòu)形態(tài)“基本式”即基本課型,其表現(xiàn)形態(tài)為:“自讀式一教讀式一練習式一復讀式”后稱“四式”。
“自讀式”,它不同于“預習”,是在課內(nèi)以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為目的的一種訓練方式。自讀,是“學生為主體”思想的體現(xiàn),但自讀的成功離不開教師的主導作用。在自讀訓練過程中,師生之間的配合大致有三種情況:一是先教后讀;二是先讀后教;三是邊讀邊教或邊教邊讀。自讀,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的訓練過程,不是學生隨心所欲的自由閱讀。
“教讀式”,是教會學生自讀。教讀與自讀同步,或先教后讀或先讀后教,或邊讀邊教。教讀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真正學會自讀,從而達到不需要教師再教的境界。教讀,比較集中地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但教師的主導作用,只有通過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得到充分、正確的發(fā)揮。在教讀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xiàn)在:第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第二,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第三、幫助學生克服閱讀中的困難。
“練習式”,是指學生在學習新課以后,完成一定的口頭或書面作業(yè)。其目的是為加深對新課知識的理解,強化記憶,也是為了促進知識的遷移。常用的練習類型有:①記誦為主的練習,有助讀、背誦、抄讀等。②以消化為主的練習,有問答題、劃分文章層次、分析文章特點、揣摩作者思路以及寫作練習中的改寫、續(xù)寫。③以應用知識為主的練習,即遷移練習。這類練習可以是分解的,也可以是綜合的,小至用一個詞造句,大至鑒課文寫作。4。評價作業(yè)。評價包括鑒賞和評論?!皬妥x式”,是一種復習性的閱讀訓練形式。把若干篇已教過的課文按一個中心組成“復讀單元”,指導學生讀、想、議、練。既“溫故”又“知新”,這就是“復讀”“復讀單元”可以與“教學單元”重合,也可以按訓練的需要另組單元,按訓練目的,復讀大致有三種:一是以知識歸類為目的的復讀;二是以比較異同為目的的復讀;三是以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為目的復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