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競爭策略的應用
任何策略都有風險,在選定策略時,不但要看到相應的策略能帶來什么效益,同時還要看會造成什么風險。在管理的角度上,對風險的認識要比對效益的掌握更重要。這三種策略工具的應用與注意事項有:
1. 成本領先策略方面:規(guī)?;洜I會妨礙產品的更新,而技術上的重大變化,將會把過去的投資和經驗積累一筆勾銷;加上產品易于制造,新進入者和追隨者易于模仿產品。而且,當企業(yè)集中精力于成本時,很可能會忽視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和市場的變化,不可不慎。
另外,成本領先者還必須和競爭對手保持足夠的價格差,一旦這個價格差不足以抵御競爭對手的品牌和特色影響,此一策略就會失敗。舉例來說,當年福特的T型車雖然價廉,但隨顧客所得的增加,已漸漸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當競爭對手通用(GE)轉而在舒適化、個性化和多樣化等方面下工夫,以產品的特色為賣點,一上市就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但福特仍然墨守于傳統(tǒng)的「黑色」汽車,是成本領先策略失敗的典型案例。
2. 差異化策略方面:差異化形成的高額利潤,常會吸引投資者進入并模仿;而大量模仿或后繼者的出現(xiàn),將導致產品的差異縮小,利潤逐漸降低。隨著產業(yè)的成熟,往往會發(fā)生這種情況。在市場占有率較小,但差異化程度較高的情況下,公司的獲利最高;但在市場占有率大、而成本較低的情況下,公司亦能獲利(當然,沒有特色的小公司和無法控制成本的大公司不在這一范圍)。而夾在中間的公司,不僅獲利能力最低,生存也最艱辛。此外,維持差異化特色的高成本,能否被買方所接受?如果價格差距過大,買主的差異化需求很可能會下降,不再愿意為保持特色而支付較高或過高的價格,因而放棄對品牌的忠誠度,轉而采購更便宜的產品以節(jié)省費用。
3.目標集中策略方面:鎖定分眾市場的公司與大范圍提供服務的公司,兩者之間的成本差距如果過大,將使得目標集中公司失去成本優(yōu)勢,或失去特色優(yōu)勢。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原本確定的目標顧客與其他客戶逐漸趨同、當針對特定目標提供特色服務的需求不再時,細分客戶市場就會失去其意義。
策略選擇恰當,可在競爭環(huán)境中為企業(yè)建立起不同的防御體系,帶來巨大收益。但是在多數(shù)情況下,波特強調,策略選擇不能腳踏兩只船,但也多次提醒:「切勿在不同策略之間舉棋不定,避免夾在中間的困境?!顾傅摹笂A在中間」,主要是針對成本領導策略和差異化策略的沖突而言。至于該如何選定策略?則要考慮依此三種基本策略所需的基礎與條件,再運用五力分析來進行更進一步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