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婉園國學智慧培訓 詹婉園國學智慧培訓 詹婉園國學智慧培訓 詹婉園國學智慧培訓
任何修行都是讓人超越,脫離苦楚,達到比較高的境界,也就難免有門檻。
如果你是一個有修養(yǎng)的高士,去寺廟禮佛,碰見一個賺黑心錢的暴發(fā)戶也去燒高香,可能會覺得不舒服,感到信佛的門檻太低了。
但任何人都有得救的愿望,按照佛教的觀念,即使是畜生也有。把門檻定得太高,會把一部分眾生排除在救助的門檻外。
要成佛做祖,當然門檻又非常高了。
其實,真正的門檻是沒有的,關鍵在于有信仰的心。在這一點上,佛教說的眾生皆有佛性和基督教的因信稱義是一致的。只要一念向善,就可踏上修行的階梯。
去極樂世界好比買保險
石語:佛教里面有多少級修行的門檻?
凈因:總體來說,從人到佛,有十級門檻,譬如想來生仍為人,持五戒就可以,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和不飲酒。這接近于人類社會普遍的道德,相比于基督教的摩西十誡來說還少五條,所以門檻是不算高的。
但是要想當佛教徒,就要持三皈五戒。想要升天做天人,要有十善,這是天堂的門檻。想成為羅漢、菩薩,以致成佛,門檻就更高了,成佛必須大徹大悟。
石語: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算是哪一級的門檻?
凈因: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就佛教的修行者來說,有兩種路數(shù):一是念阿彌陀佛,相信西方極樂世界,希望轉(zhuǎn)世托生到那里;一是不走這個路數(shù),靠當下的修行,也有一個門檻叫見道。平時你可能明白一些道理,但不透徹。經(jīng)過修行,有天你不但從邏輯上明白,而且親身體驗到了其中的好處,別人無法影響到你。這是內(nèi)心的確信。
相比之下,西方極樂世界,是給你一個外部的保證,好比買了保險,到了那里可以保證你不退步,在修行的階梯上往前走。比如有些社會,環(huán)境不好,做好事無好報,人會有反復。到了極樂世界,因為環(huán)境好,沒有犯錯的機會。
石語:就是說,托生到極樂世界,不一定是說修行的境界高出了人這個層次?
凈因:進入西方極樂世界,不是說已經(jīng)得到解脫,可能你這人還有毛病、習氣。也可能有人修行境界并不高,但一念之間往生凈土,還不如我們這里境界高的人。但是那里的條件好,就和買了保險一樣,可以保證穩(wěn)步向前發(fā)展。那里也有佛菩薩天人各種等級,還有鳥,但沒有三惡道。當然買了保險,不是說你可以不修行,最后還是靠自己。
信極樂世界和不信極樂世界,是一個適合不同人的問題,可能你是一個高級知識分子,或者一個老板,選擇的路數(shù)不一樣,但并沒有高下之分,佛教里面有八萬四千法門。可能你業(yè)務繁忙,沒有完整的時間來打坐,隨時念阿彌陀佛,也是一種修持。
石語:燒香拜佛,也并不是一件低級的事情。
凈因:能去廟里燒香,至少想到了一念之善,是向上的開始。香也不想燒了,豈不是更糟糕。起點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修行的大門是對眾人敞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