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yǎng)生四要.慎動》說:“背則五臟之附也,背欲常暖,暖則肺臟不傷?!薄稊z生消息論.春季攝生消息論》亦說:“不可令背寒,寒即傷肺,令鼻寒咳嗽。”保持背部溫暖,即可預防感冒,又可固腎強腰。
《老老恒言》說:“肺腧穴在背,《內(nèi)經(jīng)》曰'肺朝百脈,輸精于皮毛’。不可失寒暖之節(jié)。今俗有所謂背搭,護其背也?!薄独侠虾阊浴窂娬{(diào)說:“五臟腧穴,皆會于背,夏熱時有命童仆扇風者,風必及之,則風切入臟,殆患非細,有漢時尤甚。”背為五臟腧穴所會,尤其是天熱出汗時,若被風吹,則風寒之邪已于內(nèi)侵,引起疾病。
撞墻法又名靠山功,也叫虎背功,簡稱撞墻。它是楊式太極拳不傳之秘,過去都要正式投門拜帖的弟子才能得到真?zhèn)鳌,F(xiàn)如今這種簡單易行的養(yǎng)生妙法已經(jīng)被廣泛推廣。
撞墻功可以說是太極拳練發(fā)勁的一個竅門、基本功,要練“透勁”也非此不可,這是太極拳致用于實際生活中的一種手法。楊式太極是太極拳流派之一,河北永年人楊福魁(露禪)(1800-1873年)所創(chuàng)。他曾在北京傳授太極拳,并擔任過神機營總教習,其拳架后經(jīng)其孫楊澄甫(1883-1936年)修改定型。這套傳統(tǒng)楊式太極拳式以楊澄甫晚年的拳架為標準,共85式,37招。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目前流傳最廣的太極拳。
撞墻功可幫助疏通督脈,打通督脈及兩邊共4條膀胱經(jīng),一條督脈就可以治療數(shù)不清的病癥!而膀胱經(jīng)上有背俞穴,心俞、肝俞、腎俞、脾俞等等,這意味所有內(nèi)臟的病皆可治療,程度不同而已。
●督脈穴位歌謠
督脈少腹骨中央,女子入系溺孔疆,男子之絡循陰器,繞篡之后別臀方,至少陰者循腹里,會任直上關元行,屬腎會沖街腹氣,入喉上頤環(huán)唇當,上系兩目中央下。始合內(nèi)眥絡太陽,上額交巔入絡腦,還出下項肩膊旁,夾脊抵腰入循膂,絡腎莖篡等同鄉(xiāng)。此是申明督脈絡,總為陽脈之督綱。
◎督脈督脈總督一身之陽經(jīng),六條陽經(jīng)都與督脈交會于大椎,督脈有調(diào)節(jié)陽經(jīng)氣血的作用,故稱為“陽脈之?!薄V魃硻C能,特別是男性生殖機能。對熱病,骶、腰、背、頭、項各部病癥,及相應的內(nèi)臟器官疾病都有療效。
撞墻還可活動五臟六腑,清除體內(nèi)酸毒、廢物,放松背部肌肉,有助靜脈回流,加速血液循環(huán)及新陳代謝。提高細胞活化、再生,強化免疫力與自療能力。適度撞擊背部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jīng)之上的穴位,強化臟腑功能,震動了胸腔、肺部、心臟,也震動了下部的肝、脾、腎等,與其相關的病就這樣直接、間接的都治了。另對泌尿、生殖系統(tǒng)的功能也有幫助。
![[轉載]撞墻法--簡單易行的<a target= [轉載]撞墻法--簡單易行的<a target=](https://s10.sinaimg.cn/mw600/002WsuWOgy6INj6EmdHa9&690)
●足太陽膀胱經(jīng)穴歌謠
膀胱經(jīng)穴始睛明,攢竹眉沖曲差呈;五處承光上通天,絡卻玉枕天柱牽;大杼風門沿脊下,肺厥陰心督膈俞; 肝膽脾胃三焦腎,氣海大腸關元跟;小腸膀胱連中膂,白環(huán)四穴在腰骶;上次中下髎八孔,會陽承扶殷門共;浮郄委陽又委中,附分魄戶膏肓同; 神堂憶憘過膈關,魂門陽綱意胃倉;腰一肓門二志室,胞肓秩邊下會陽;承筋承山可飛揚,跗陽昆侖仆參將;申脈金門京束骨,足通谷到至陰鄉(xiāng)。
◎足太陽膀胱經(jīng)該經(jīng)起于內(nèi)眼角的睛明穴,止于足小趾尖的至陰穴,循行經(jīng)過頭、頸、背部、腿足部,左右對稱,每側67個穴位,是十四經(jīng)中穴位最多的一條經(jīng)。共有一條主線,三條分支。它是分布在脊柱兩側,線上分布著所有背俞穴,這些穴和臟腑本身的分布位置相對應,是臟腑器官的反應點,就像現(xiàn)在耳穴足療的反射區(qū)一樣,調(diào)節(jié)臟腑有很好的效果。
撞 墻 之 妙 :
撞墻震動了脊椎,令整條脊椎都處于震顫狀,相當于正骨,調(diào)整了不正的關節(jié)、筋腱、纖維等等。脊椎通大腦、腦髓,能打通所有與腦部相關的經(jīng)絡、神經(jīng)、血管等等,對腦部相關疾病的治療極有幫助。
撞墻的剎那吐氣,如同氣球被突然一擊,胸中之氣突然向所有能出氣的地方擠出,會打通所有不通的氣脈,排除胸中濁氣,心中淤積。
1、量距離
兩腳打開一肩寬,離墻約一尺遠,自然站立,背貼墻壁。上半身往前傾,以不刻意出力即能自然離開墻面,表示離墻距離適中,如須用點力才能離開墻面,則表示距離稍遠,須再靠近些。
2、落胯
稍下落即可,膝蓋不必彎太低,全身放松,上體保持正直。腳落胯、膝微彎,腰背才能完全放松。
3、撞墻
臀部以上以一個平面往后平靠,要很自然地后躺,不要刻意出力往后仰靠,雙手自然擺蕩。靠墻或離墻時,身體則應輕松自然,不可有任何刻意動作??繅r,注意胯部亦應隨上半身后躺。
初期撞擊面在肩胛骨以下,撞時留意一下,只發(fā)出一個聲音為準。不可出現(xiàn)兩個撞擊面或兩聲,否則不舒服,也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身體撞擊的剎那,嘴巴張開,自然吐氣,不可憋氣,假如你有把握不致于咬到舌頭,則可順其自然。呼吸要自然,尤在撞墻瞬間更不可憋氣。
4、離墻
上半身稍往前傾,自然離開墻面,不要有刻意出力離墻的動作;而背部離墻或豎直背部時,整個腳掌仍應緊貼地面,且膝蓋彎度要固定(微彎即可),不要有上下起伏的情況。離墻時,應收束上身往前傾之力使臀部離開墻面,不可有絲毫用力之動作,且雙腳掌亦應緊貼地面,不可翹起。臀部離墻、上身豎直時,落胯之膝蓋仍應保持原姿勢,不可有上下起伏的動作。雙手要下垂,自然擺蕩,不可僵硬。
練習撞墻功時,吐氣很重要。當身體撞擊時,嘴巴要張開,要自然吐氣,不能憋氣,要順其自然。
動作要領:
1、關于全身求放松
全身放松即不能過度用力或僵硬,尤在撞擊瞬間,更須如此。撞墻功主要就是使體內(nèi)臟腑能隨著身體撞墻而起到振動的作用,如果因出力而使肌肉韌帶緊繃,就會影響臟腑運動而達不要我們想要的效果。
全身放松,尤其是腰背放松同時在撞擊瞬間加點意念,會使撞擊得到加倍的效果。而且腰背放松,又能使背部血液循環(huán)加快,尤其是靜脈回流加快,令全身氣血充沛。
撞墻時,氣沖督脈而上,傾身離墻時,頭上之氣順任脈而下。也就是說,撞墻一次,氣隨任督兩脈走一圈!
2、關于撞墻功中靠墻的部位
最初要求撞擊面在肩胛骨以下,且撞擊瞬間只能出現(xiàn)一聲,這樣做除身體感覺較舒服外,也與臟腑器官多數(shù)在腹部有關。撞墻時,應是整個背部(含肩胛骨與夾脊)都是撞擊面才對。
3、關于撞墻時雙手位置
撞墻時雙手要自然下垂擺蕩,即離墻時,手往前擺,撞墻時手往后擺。除了雙手自然下垂,還可選擇雙手環(huán)抱,置于胸前。這樣做的好處,一是使內(nèi)氣集中于夾脊,二是可以避免肩胛骨受傷,這是個人體會的層次問題,可隨練習者自身的情況與感受而定。
4、關于撞墻時步法
撞墻時兩腳平行與肩同寬。腳跟與墻邊的距離,依上半身重心往前微傾能輕松自然離墻為準。不論靠墻或離墻,都要注意腰背部的放松,使氣和身體重量能沉到整個腳掌支撐為原則。
5、關于撞墻時呼吸
太極拳呼氣、吸氣都是以鼻子自然行之(道家養(yǎng)生學說:最好的調(diào)息就是不要去調(diào)息),重點是在撞墻之瞬間,絕不可憋氣或停止呼吸,讓其自然吐出,一定不可刻意由喉頭吐氣,以自然為宜。
撞墻時應注意什么?
◎墻面必須平整,撞墻之前,應仔細檢查,墻面絕不可有凸起物。值得一提的是,撞墻絕非撞大樹。撞大樹要歸入嚴格禁止之列,因為撞大樹容易使椎骨脫位,甚至可能導致半身或全身不遂的事情發(fā)生。
◎ 孕婦、生理期、飽食者或手術未滿一年者不要練習。
◎ 心臟病、高血壓、身體較弱或50歲以上者,初期應由人陪練。如沒有人陪伴,可適度減少撞墻時間,以自己覺得舒適為度。
◎所有練習者都要特別注意:撞墻不是真的用力用背部去撞墻,而是要在全身完全放松的情況下,自然順勢靠墻。使臟腑兩側的肌肉與韌帶能在適度平衡中自然振動,凈化體內(nèi)濁氣。如果主動用力撞墻,效果會大減,甚至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用背部撞墻法鍛煉身體,既簡單方便又療效顯著,最大特點是就地取材,你可以隨時在家中或辦公室里找到一面墻來鍛煉身體。朋友們不妨在百忙之中抽出半小時為自己的身體加加油﹑充充氣,只要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就這一項簡單的健身方法,就能治療和預防許多重要臟器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