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舉例成交法:
這種方法是:講一個別人獲益的例子,來解除客戶的購買抗拒。
在我們向客戶銷售產品的過程中,假設別的客戶買了這樣的產品,我們就可以講述他的獲益情況,大講利益,并在講故事中不斷地說:“這是××,如果是您的話,您將獲得……(列舉客戶所獲得的什么樣的利益,而不是產品的功能??梢赃\用前面所學過的分清楚客戶是什么樣類型的人,給予不同的說明方法)。”在聽完你的闡述后,客戶所接受的不是你所列舉的人而是“如果是您的話……”也就是指他自己。這是屬于心理暗示的方法。
當我們舉例說明以后,可以視情況決定是否套用富蘭克林法。
我們也可以以敘事的方式進行有效的說明。在此以保健產品為例進行說明。
比如:當遇到客戶抱怨價格高時,我們可以講個事先設計好的故事,講完后接上一個問題。比如我們可以問客戶:“您認為是30萬的醫(yī)療費用比較貴,還是每個月幾百塊錢比較貴?”由于故事對人的影響力比較大。所以會起到比較好的效果。
如果我們想成功地掌握這種方法,可以在看完這部分的內容后,依照順序寫出我們的客戶最容易提出的4---6個抗拒點,然后把每個抗拒點配上1---2個故事。這樣會增強解決抗拒的效果。
15.向顧客討教法
這種方法是讓客戶告訴我們問題的答案。
比如:“××先生,您能不能告訴我,怎樣您才能滿意我為您提供的方案?/您不買我們產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當客戶回答我們的問題以后,我們可以運用假設問句法:“如果…您就…”來鎖定客戶的結果。
16.強迫成交法:
這種方法是:當拖延型客戶猶豫不決時,以外在的壓力迫使其購買。有些時候,我們會遇到一種客戶,他也不說出什么問題,但就是推托或尋找借口不買,而且一拖就是很長時間。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就可以運用這樣的方法。
我們可以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拿出正式的締結單,送到他面前,然后說:“╳╳先生,這幾次見面,您已經很了解我為您推薦的產品究竟能夠為您帶來什么樣的利益,而且,我也給您做出了滿意的解答,現在是您擁有這個產品的時候了,不要再猶豫了?!闭f完將產品締結單遞給他而不要發(fā)出任何聲音,以沉沒給對方壓力。
17.解決問題式成交法:
什么叫銷售?銷售就是幫助別人解決問題。我們做銷售的目的就是去幫助別人解決問題,但是如果未能成交的話,實際上我們又創(chuàng)造了另一個問題。我們需要記?。?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black;" >銷售員的工作是向所有的人宣傳產品利益,而只向符合購買條件的人銷售你的產品。在這里舉個例子來說明這種方法如何運用。
在經過多次促成仍未能達成時,銷售員對客戶說:“××先生,您沒有覺得在剛過去的一個小時有什么不對勁嗎?我到了您這里,我們的交談就是因為您有一個問題而開始的,現在您又弄出另一個問題,只因為您想拒絕我,而放棄自己的保障,您只需說一句“不買”就可以解決第二個問題,而我就抬腿走人,可是您的醫(yī)療保障的第一個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對嗎?所以我建議我們再多說幾分鐘時間,看看能不能把第一個問題也處理掉?!?/p>
或:“××先生,我相信您一定知道我上這來并不是為了給您制造麻煩。相反,我來的目的是想解決問題,我知道您很忙,您也一定在我來之前就意識到了會出現現在的僵局,但是我發(fā)現您好像在故意擱置、忽略這個問題。我們都明白我們所面臨的生、老、病、死這些問題是不會自動消失,重要的是我們是否做出了充足的準備。要是您不肯承認的話,那只能使問題復雜化。
所以,盡管您可能對我所重提您的問題感到不快,但我想,一旦問題得到解決,我就能為您提供良好的服務,您還應該感謝我才對。我現在強烈要求您勇敢地行動起來,讓我們打開窗戶說亮話吧?!?/p>
18.建立正面神經連結促成法:
這種方法是利用一連串的同意方案,使客戶被詢問時有肯定的答復。最后引導為促成交易。這需要我們設計一系列相互關聯(lián)的,而且只能以“是”來回答的問題詢問客戶,使客戶產生一種慣性,當你問最后一個問題時,他會莫名其妙地覺得很好、有道理。這就等同于前面所說過的詢問對方一加一等于幾的神經鏈的道理。
“您的意思是比較看中這所房子的居住格局和地理位置對嗎?”
“您的意思是認為這所房子的格局設計的很合理對嗎?”
“您認為這樣的住所對于一個三口之家來說比較合適對嗎?”
“房屋格局的合理性,會為您在居住的過程中帶來很多方便對嗎?”
“一個好的地理位置,會為您的出行帶來便利對嗎?”
“一個居住舒適的環(huán)境、良好的地理位置是很多購房者在購房時會首先考慮的對嗎?”
“的確您所看重的這一點,也是很多客戶所關注的。因此這樣的房子在目前的價位上,很快就會被賣出。我想如果您看中的話,也會盡早決定的對嗎?”
像這樣設定連續(xù)6次讓客戶點頭并回答是的問題。
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要避免說一些絕對性的詞匯,如:一定、絕對、百分之百等。
由于這種方法是設定連續(xù)6次讓客戶點頭并回答是的問題,所以這種方法又稱6加1締結法(6次點頭的原理)。6代表6次或6次以上的正面問題,1代表的是客戶的一個固定答案。
思考本身有一種慣性,在心理學上有一項研究:如果你能夠連續(xù)問一個人6個問題,并讓他不斷地點頭6次回答:是、對、好、我同意,(連續(xù)點頭)那么,那第7個你所問他的問題,他也會覺得:是、好、我同意。因為他點頭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在此舉一個在說明產品利益中搜尋準客戶信息詢問6加一問題的例子:
銷售員:“請問您貴姓?”
客戶:“免貴姓陳。”
銷售員:“陳先生是吧?”
客戶:“是?!?/p>
銷售員:“請問您是已婚還是未婚?”
客戶:“已婚?!?/p>
銷售員:“您已經結婚了是吧?”(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問對方結婚沒有,因為如果客戶一搖頭,前面所問的都沒有用了??蛻羧绻卮?,未婚,業(yè)務員:“噢,您還沒有結婚?”客戶點頭。)
客戶點頭。
銷售員:“您結婚多久了?”
客戶:“5年。”
銷售員:“您已經結婚5年了,那您認為一個人的婚姻和家庭,對一個人的一生來說,重不重要?”
客戶:“重要。”
銷售員:“既然重要,您希不希望有一個很美好的家庭?”
客戶:“希望。”
銷售員:“既然您已經結婚,您又希望有一個很美好的家庭,假如做一個未雨綢繆的規(guī)劃,對您的家庭會不會有所幫助?”
客戶:“當然會?!?/p>
銷售員:“既然您認為一個人的家庭和婚姻,對人的一生來說非常重要,同時您也希望有一個美好的家庭,那么您是不是覺得如果在年輕的時候,做一個長期的規(guī)劃,對于建立一個美好的家庭是不是稍微有些幫助?(重復客戶的意思。這樣問的目的,是避免碰到拆散型客戶。)
客戶:“是這樣的?!?/p>
我們可以留給自己做一個練習:依照六加一法則擬定六個問題,通過這六個問題,讓客戶覺得購買你的產品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