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民在享受網購方便快捷的同時,電子商務也存在著假貨、炒信、快遞糾紛等問題。昨日上午,電子商務法的最新頒布令京濤老師瞠目結舌-刪差評和騷擾威脅用戶最高罰50萬。今天京濤老師就聊聊這部法律能解決網購中的哪些問題呢?
1 快遞發(fā)生延誤、丟失、損毀獲賠將有法可依
草案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快遞物流服務提供者在服務過程中,電子商務交易物品發(fā)生延誤、丟失、損毀或者短少的,應當依法賠償。以加盟方式提供快遞物流服務的,加盟方與被加盟方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刪除差評、騷擾威脅交易對方將遭重罰。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業(yè)整頓,并處以三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并處以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2 網購商品質量有問題?可要求第三方平臺先行賠償
消費者通過電子商務第三方平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商品生產者、銷售者或者服務提供者要求賠償。
3 個人信息泄露時電商經營者應及時告知用戶
4 網上賣自家農產品等可免于工商登記
京濤老師獲悉到:工商登記是電子商務經營者的法定義務,但考慮到我國國情和電子商務發(fā)展實際,為有利于促進就業(yè),可以對部分符合條件的小規(guī)模經營者免于登記。
最后:京濤老師提醒大家要合法辦事,誠信經營店鋪!
將本文轉發(fā)到朋友圈,發(fā)送你對電商相關的問題,京濤老師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