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維虹,夏維虹講師,夏維虹聯(lián)系方式,夏維虹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全球500強華人講師
45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夏維虹:學會去愛之二
2016-01-20 39386
關于“愛”的話題,千百年來,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稅鄣乃囆g(shù)》(?!じヂ迥分┻@本書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現(xiàn)將書中一些有價值的觀點與大家來共同分享。 我們很多人總是覺得人海茫茫,知音難覓。但不要忘記,在你腳下,有一塊自由的土地;在你頭上,有一片無垠的藍天。學回耕耘,播下種子,就會有所收獲;學會飛翔,展翅凌空,就會有所發(fā)現(xiàn)…… 真正的愛是愛的能力的一種表現(xiàn),它不是被人喜歡意義上的情感,而是一種為被愛者的成長和幸福所做的積極奮斗。若一個人有能力愛他人,也就有能力愛自己;因為你愛自己也更應該愛他人,愛他人是自愛能力的反映。因此,自私與自愛遠不是一回事,自私者不是過于自愛,而是缺乏自愛,缺乏創(chuàng)造性。自私者本質(zhì)上不是愛自己,而是恨自己無能。自私者不能愛他人,因而也不能愛自己?!? 愛是一種能力,是一門藝術(shù)。因此,它需要知識和努力。你要精通愛的藝術(shù),就必須全心全意地學習和實踐它(就像要精通鋼琴演奏一樣)。愛的成功的主要條件是克服自戀。愛要求謙恭、客觀和理智。獲得客觀和理智的能力是通向愛的藝術(shù)道路的一個重要條件。信任和誠意是愛的關系中不可缺少的品質(zhì)。在愛當中,理想、自信和勇氣是中要的,沒有理想,就會失去目標;沒有自信和勇氣,就會無力承擔愛的責任,就會失去生活的信念,而最終失去愛。愛意味著在沒有保證的條件下承諾自己,在自我的愛將創(chuàng)造被愛人的愛的希望中完全奉獻自己。 真誠的愛的特征是:關心、責任感、尊重和了解。人必須為贏得他的所愛而勞作,因而行動和愛的態(tài)度是難以分開的。真誠地愛一個人,就是關心他(她)的生活、尊重他(她)的潛力和他(她)的自身,對他(她)的成長、尤其是對他(她)的能力的自我實現(xiàn)方面的成長,具有責任感。 人生的幸福,并不是人生的目的,而是在生活上實踐美好的標準。 愛是一種主動的行為,一種人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靠自己去實現(xiàn)的。人不僅是愛的接受者,也是愛的給予者;沒有給予的能力,也就沒有接受的能力。 除了努力積極發(fā)展你的全部個性,使之形成一種創(chuàng)造性人格傾向外,一切愛的嘗試都一定要失??;沒有愛自己鄰人的能力,沒有真誠的謙恭、勇氣、忠誠、自制,就不可能得到滿意的個人的愛。 人們都渴望著愛,他們沉迷在許許多多的愛情電影、小說、歌曲中,卻很少有人想到:愛,還有需要學習的東西! 對于“愛”的認識,人們的態(tài)度存在著如下的誤區(qū): 第一, 多數(shù)人寧愿把愛當成“被愛”的問題,而不愿當成“愛”的問題,即不愿當成一個愛的能力的問題。對他們來說,愛就是如何被愛,如何若人愛。 第二, 把愛的問題設想為一個對象的問題,而不是才能的問題。人們認為愛是簡單的,困難的是尋找正確的愛的對象,或者被愛。 幾乎沒有什麼活動像愛這樣以極大的希望和期待開始,卻以有規(guī)律的失敗而告終。 愛是一門藝術(shù),而學習任何一門藝術(shù)的過程都能夠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精通那門藝術(shù)的理論,另一方面熟悉那門藝術(shù)的實踐。人們很少嘗試學習“愛”這門藝術(shù),盡管他們明顯地失敗,盡管他們對愛如饑似渴,但卻又認為幾乎每一件事都比愛重要:成就、名望、金錢、權(quán)利——幾乎人們的所有精力都被用來研究如何實現(xiàn)這些目標,難怪沒人來學習愛的藝術(shù)! 人的最深切的需要就是克服分離,從而使他從孤獨中解放出來。人——所有的各種年齡和文化程度的人——面臨著完全相同的問題:如何克服分離,如何達到和諧,如何超出個人生活并發(fā)現(xiàn)一致。 有人以為,追求性愛可以擺脫孤獨,其實不然。當性結(jié)合蛻變成不顧一切試圖擺脫因獨居而產(chǎn)生的焦慮的絕望掙扎,其結(jié)果是產(chǎn)生比以前更加強烈的孤獨感。因為沒有愛的性行為除了瞬間快感以外,決不能跨越兩個人之間的鴻溝。真正圓滿的答案在于達到人際間的協(xié)調(diào)和我與另一個人融為一體,在于愛。 成熟的愛是保持自己尊嚴和個性條件下的結(jié)合。愛是人的一種主動的能力,是一種突破使人與人分離的那些屏障的能力,一種把他和他人聯(lián)合起來的能力。愛使人克服孤獨和分離感,但愛承認人自身的價值,保持自身的尊嚴。在愛之中,產(chǎn)生了兩個人成為一體而仍然保留著個人的尊嚴和個性的矛盾。 愛是一種行為,一個人能力的實踐,這種行為只能在自由中實現(xiàn),而決不能做為強迫的結(jié)果。愛是一種活動,不是一種消極的情緒;它是“永恒的”,而不是“墜入情網(wǎng)”。用最通俗的方式可以把愛的積極性表述為:愛主要是“給予”,而不是“接受”。 對于具有創(chuàng)造性人格的人來說,“給予”不是意味著“犧牲”、“放棄”。“給予”是潛力的最高表現(xiàn)。正是在給予行為中,我們體會到自己的強大、富有、能力。這種增強了生命力和潛力的體驗使我倍感快樂。我感到自己經(jīng)理充沛,勇于奉獻,充滿活力,因此也歡欣愉悅?!敖o予”比接受更令人快樂,這并不是因為“給予”是喪失、舍棄,而是因為我存在的價值正在于給予的行為。 愛是對所愛對象的生命和成長的積極關心。 愛是一種責任感,是一種完全自愿的行為,是你對另一個人表達或沒有表達的需要的反應。愛上某人不只是一種強烈的感情,還是一種決定,一種判斷,一種承諾。 愛是對對方真正的尊重,即對對方的成長和發(fā)展應該順其自身的意愿和規(guī)律。讓被愛的人為他自己的目的去成長和發(fā)展,而不是為了服務于我。 愛意味著真正的了解,不了解一個人就不能尊重他。 了解對方“秘密”的途徑是愛的經(jīng)歷——而不是通過我們思維能夠提供的任何知識——才有可能了解富有生命力的東西。愛是了解的唯一途徑,在結(jié)合行為中,在洞察另一個人的行為中,我們找到了自己,我們發(fā)現(xiàn)了自己,我們發(fā)現(xiàn)了我們兩個人。 成熟的人視別人的需要與他自己的需要一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給予比接受更令其滿意、高興;愛甚至比被愛更重要。通過愛,他擺脫了由自戀和以自我為中心這種狀態(tài)形成的孤獨和隔離的牢籠。他感受到新的融洽、享受和協(xié)調(diào)。更進一步說:他感到由愛而產(chǎn)生了愛的力量——而不是由接受被愛的依賴性(這種依賴性會使人變得卑微、無助和不健全)。 幼稚的愛遵循“我因被愛而愛”的原則,成熟的愛遵循“我因愛而被愛”;不成熟的愛宣稱:“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成熟的愛則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愛主要不是一種對某個特殊人的關系,它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決定一個人對作為整個世界而不是對一個愛的“對象”的關系的性格傾向。如果一個人只愛某一個人,而對其他同胞漠不關心,那麼他的愛就不是真正的愛,而是共生性的依附,或是擴大了的自我主義。不過,多數(shù)人都認為愛是由對象構(gòu)成的,而不是愛的能力構(gòu)成的。 如果我們真愛一個人,我們就會愛所有人,愛這個世界,愛生活。只有在那種不服務于任何目的的愛中,真正的愛才開始顯露。 任何愛,都不會賜予持消極態(tài)度的人們!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quán)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