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從忠
德魯克說:有一個問題卓有成效的決策者必須提出——某項決策真的是必須做出的嗎?如果不是,那么惟一的答案就是不采取任何行動。當(dāng)不采取行動則情況可能惡化時,人們必須做出決策。這也適用于對機會的處理。如果有一項機會很重要,而且如果不立即行動就可能失去這一機會,人們就必須采取行動。另一方面,如果對于“我們不采取行動會怎么樣?”如果對問題的回答是:“事情會正常地發(fā)展下去”。那就不要去干預(yù)。還有些情況,雖然使人煩惱,卻并不重要,也不會有很大的變化,那也不要去干預(yù)。但經(jīng)理人員了解這點的很少。 在這種情況下,有效的決策者對采取行動的風(fēng)險以及不采取行動的風(fēng)險進行比較。
——如果利益大大超過成本和風(fēng)險,那就采取行動;
——或者采取行動,或者不采取行動,但決不要模棱兩可或采取折衷辦法。
一個正在施行摘除扁桃體或闌尾手術(shù)的外科醫(yī)生,他或是動手術(shù)全部摘除,或是不動手術(shù),而決不會動一半手術(shù)。采取一半行動始終是錯誤的。
《塔木德》上的一句著名的格言是:“開鎖不能總用鑰匙;解決問題不能總靠常規(guī)的方法?!?br /> 兩個兒子大了,猶太富翁老了。這些日子富翁一直在苦苦思索,到底讓哪個兒子繼承遺產(chǎn)?富翁始終拿不定主意。想起自己白手起家的青年時代,他忽然靈機一動,找到了考驗他們的好辦法。
他鎖上宅門,把兩個兒子帶到一百里外的一座城市里,然后給他們出了個難題,誰答得好,就讓誰繼承遺產(chǎn)。他交給他們一人一串鑰匙和一匹快馬,看他們誰先回到家,并把宅門打開。馬跑得飛快,所以兄弟兩個幾乎是同時回到家的。
但是面對緊鎖的大門,兩個人都犯愁了。
哥哥左試右試,苦于無法從那一大串鑰匙中找到最合適的那把;弟弟呢,則苦于沒有鑰匙,因為他剛才光顧趕路,鑰匙不知什么時候掉在了路上。兩個人急得滿頭大汗。
突然,弟弟一拍腦門,有了辦法,他找來一塊石頭,幾下子就把鎖砸了,他順利進去了。自然,繼承權(quán)落在了弟弟手里。
猶太人自古就懂得,人生的大門往往是沒有鑰匙的,在命運的關(guān)鍵時刻,人最需要的不是墨守成規(guī)的鑰匙,而是一塊砸碎障礙的石頭!
其實,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懂得:釣魚島問題和南海問題,是個毒瘤,如果不切除會有亡國之憂!那么,就用原子彈和一切手段盡快解決!我愛我們親愛的祖國!
2013年1月10日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