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銷售高手?其實在我們身邊不難發(fā)現(xiàn),就看你能否感知和領(lǐng)悟。
這是一段真實的經(jīng)歷。一次,我去上海辦事,坐的是從蘇州到上海的火車,軟席車廂,乘客大多也比較“小康”。車開不多久,一個列車售貨員推著輛小車走了過來,是位中年女性。不過,她賣的不是飲料之類的小吃,而是賀卡。當時已是12月,正是賀卡上市的時候。
賀卡到處有,花店,超市,甚至路邊小攤,旅客為什么非要在火車上買呢?而且車上的東西通常要貴一些,除非不得以,一般人不大愿意花錢。我看著列車售貨員,有些替她擔心。
但我的擔心很快被證明是多余的。首先,她的賀卡與平常我們見的不一樣:那是一種錢幣賀卡,除了精美的圖文,賀卡本身就象一本郵票簿,里面嵌著嶄新的從1元到100元的老版人民幣,很是誘人。正當周圍的旅客和我一樣凝神注視的時候,傳來了列車售貨員清脆的聲音:
“在座各位尊敬的旅客都是做長輩的,新年快到了,您一定在為孩子準備壓歲錢吧。用這種錢幣賀卡,孩子們不但有了壓歲錢,而且還能觀賞和收藏,把您的愛心留下,將來還有可能升值,您要看一下么?”
寥寥數(shù)語,句句中的。果不出所料,一只只捏著錢的手伸到了她的面前。在嫻熟地招呼買家的同時,女售貨員還不忘提醒那些尚在猶豫的旅客留意賀卡背后的發(fā)行商。那是一家有實力的知名機構(gòu),旅客最后的一點疑慮被打消了。
初戰(zhàn)告捷,女售貨員沒有止步。她掃描的目光落到了我身邊一位衣著考究的中年男子身上,這位先生剛買了她兩套錢幣賀卡。女售貨員發(fā)起了新一輪攻勢:
“先生,您是商務人士,逢年過節(jié),得準備一些有意義的禮品給朋友和客戶吧?”在得到對方肯定的答復后,女售貨員微笑著從小車上拿起另外一本裝幀精美的冊子。這是一本奧運錢幣紀念冊,收集了所有舉辦過奧運會國家的一枚代表性硬幣,當然價格也不菲。“您看,這一定拿得出手,別的地方很難買到,標價800元,我們賣您280元,既體面又實惠!”
男子仔仔細細翻了兩便,點了點頭,很快又從兜里掏出錢來,買下兩本。此時坐在一旁的我也有些按捺不住,看著精美的冊子,想到自己的客戶,終于下定決心也當一回買家,打破了我一貫不在火車上購買“大件物品”的先例。
女售貨員滿意地推著她的小車繼續(xù)前行,尋找新的目標。此時,火車離終點站上海還很遠。
這樣的場景再熟悉不過。列車員的演繹告訴了我們做銷售的四個簡單道理:
1、產(chǎn)品獨特、定位好(列車員的賀卡與平常我們見的不一樣)
2、時機準、目標對路(當時已是12月,正是賀卡上市的時候)
3、消除顧慮,應對異議(提醒那些尚在猶豫的旅客留意賀卡背后的發(fā)行商)
4、識別顧客,發(fā)掘需求(她掃描的目光落到一位衣著考究的中年男子身上)
作者:王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