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演示培訓法的應用
采用演示法進行培訓,主要做好以下五個階段的工作:
1. 課程準備
主要需要準備兩個方面內容,一方面是培訓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是培訓的應用工具。如進行產品包裝人員的上崗培訓,培訓師首先要對包裝的有關方式進行理論概括,最好能夠編成順口溜,學員聽起來容易,又可以強化記憶效果。產品包裝需要準備的培訓應用工具包括需要包裝的產品、包裝盒或包裝箱、包裝封口膠、產品說明書、合格證或檢驗證件和打包工具等等。有時可能同時培訓多名學員,故此應該根據學員數(shù)量準備培訓練習工具,保證每個學員都有機會參加實踐練習。
2.引入階段
引入階段主要是將學員組織到培訓現(xiàn)場,像生產作業(yè)性培訓,一般都將生產現(xiàn)場作為培訓課堂,比如產品包裝的培訓就應如此。然后要集中學員的注意,使學員只關注與培訓有關的內容。在講解理論知識之前,培訓師可以通過提問的形式來檢查一下前面已經學過并且與本節(jié)課程有關的培訓內容,并通過提問幫助學員復習前面學過的內容,增強本節(jié)課程的培訓效果。
有時會要求學員自學,自學的內容主要是閱讀培訓教案,熟悉培訓內容。并對閱讀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難點重點作好標記,對于存在疑問的地方要將問題寫出來,以便在授課的過程中適時提出疑問。
3.示范階段
主要是培訓師“教”的動作。培訓師一面進行操作演示,一面進行操作講解,并對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和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說明。培訓師做操作演示時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如全程演示與分解演示相結合,快速演示與慢速演示相結合,重復演示與對比演示相結合等。但無論采用哪種演示方式,都要注意能夠讓學員看清、看全和看懂并能夠記住。
4.模仿階段
接下來,培訓師可以從學員中選擇接受度不同的學員,根據培訓師的操作演示和講解來模仿操作,其他學員幫助找出他們操作中的不足,并進行糾正。對于普遍性問題培訓師要幫助分析發(fā)生錯誤的原因,并指導應該怎樣避免,從而強化學員對培訓內容的掌握程度。
5.練習階段
采用演示法進行培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于學員的練習。因此在培訓時要多安排一些練習時間,通過培訓師的巡回檢查和個別問題的指導糾正,使每個學員對所學內容和操作達到熟練程度。
“練”的方式很多,如果是用在講授銷售技能方面的課題,就鼓勵學員自我練習基本的銷售技能,也可以采取兩個人配合練習的方式。多數(shù)情況下是培訓師給出一些與課程相關的練習由學員獨立完成,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進行問題講評時由講師進行講評,也可以由學員互相講評,主要針對學員在“練”的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糾正,以免以后再犯同樣的錯誤。
二、演示法培訓的優(yōu)點和不足
1.演示法培訓的優(yōu)點
*培訓實效性強。
*學員參與性較強,能夠把看、聽、做有效結合,大大提高學員培訓的積極性。
2.演示法培訓的不足
*培訓師必須懂得示范方法,特別是生產作業(yè)性培訓,要求培訓師具備豐富的生產作業(yè)工作經驗。
*培訓往往需要占用生產作業(yè)場地,影響正常生產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