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貓效應:對下屬發(fā)泄自己的不滿,因泄憤而產(chǎn)生連鎖反應。
古人云:克己、復禮??思?,就是遇事從容,能理智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與人為善,給周邊疲倦的心靈以慰籍與鼓勵。有位高僧在外出云游前,把自己酷愛的種了滿院子的蘭花交與弟子,并囑咐悉心照料。誰知一天晚上弟子忘了將蘭花搬回室內(nèi),恰巧風雨大作,原本開得正艷的蘭花被打得七零八落。弟子忐忑不安等待著師傅的責罵。僧人云游回來,得知緣由,只是淡淡說了一句:“我不是為了生氣才種蘭花的?!钡茏訌闹械玫絾l(fā),幡然悟道。
的確,在競爭白熱化的今天,時時保持豁達的姿態(tài),很具挑戰(zhàn)性。然而,在壓力下還能保持風度,就意味著對自己心理弱點的克服,意味著人格魅力的提升。
“進門前,請脫去煩惱;回家時,帶快樂回來。”一位家庭主婦在她的房門上掛了這么一塊木牌。在她的家中,男主人一團和氣,孩子大方有禮,一種溫馨、和諧,滿滿地充盈整個空間。詢問那塊木牌,女主人笑笑,解釋說:“有一次我在電梯鏡子里看到一張充滿疲憊的臉,一副緊鎖的眉頭,憂愁的眼睛……把我自己嚇了一大跳。于是,我開始想,孩子、丈夫看到這副愁眉苦臉時,會有什么感覺?假如我對面也是這副面孔,又會有什么反應?接著我想到孩子在餐桌上的沉默、丈夫的冷淡,這些在我原來認為是他們不對的事實背后,隱藏的真正原因竟是我!當晚我便和丈夫長談,第二天就寫了一塊木牌釘在門上提醒自己。結(jié)果,被提醒的不只是我自己,而是一家人……” 主婦不經(jīng)意間的一句平白樸實的話,讓原本死氣沉沉的家庭又煥發(fā)出生機。如果我們稍稍用心,把這種豁達和體恤用于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踢貓”這條惡劣的傳遞鏈就能被截斷了。
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不可能永遠不犯錯誤。犯了錯誤之后有人能及時地提出批評意見,這是犯錯誤者的福氣。如果沒有人及時地提出來,我們也許就不知道自己犯了錯誤。因此,就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甚至毀了自己的一切。有人提出了批評,不管我們接不接受,至少批評讓我們知道了自己犯了錯誤,會使我們引起警覺。只要我們注意,那么,我們在今后的生活里就會少犯或不犯同樣的錯誤。其實,批評,在我們?nèi)粘5墓ぷ?、學習、生活里是少不了的。親朋之間、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都需要有相互的批評指正。我們生活在一個多誘惑的社會,一失足就會成千古恨。批評能讓我們警鐘長鳴,即使批評錯了也能讓我們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因此,我們無須因為受了批評而生氣。批評是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我們應該善待批評。
一個人能接受批評,就能從善如流,少犯錯誤;如果善聽批評,就能做到虛懷若谷,工作、學習、生活中就能少走彎路,少犯錯誤。若聽不進批評,一聽到批評的意見就生氣,或者暴跳如雷,剛愎自用,固執(zhí)錯誤,這樣的人,早晚要摔跟頭。俗話說得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應該記住,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評雖然讓我們一時生氣,但只要我們能冷靜下來思考,就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在批評中受益前進。生活中有人批評,是一個人的福氣。
在現(xiàn)實的生活里,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許多人在受到批評之后,不是冷靜下來想想自己為什么會受批評,而是心里面很不舒服,總想找人發(fā)泄心中的怨氣。其實這是一種沒有接受批評、沒有正確地認識自己的錯誤的一種表現(xiàn)。受到批評,心情不好這可以理解。但批評之后產(chǎn)生了“踢貓效應”,這不僅于事無補,反而容易激發(fā)更大的矛盾。
人并不是孤立的存在,社會中的每個人都需要面對其他人,領(lǐng)導者在領(lǐng)導一個單位的時候更是如此。如果無緣無故的被人丟了一個包袱過來,當然要想辦法甩掉它,而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把它甩給自己的下屬。而下屬只能再甩給更弱者,這股無名之火只能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最終轉(zhuǎn)到貓的身上。
在現(xiàn)代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的生存與發(fā)展環(huán)境下,到處是誘惑和壓力。作為領(lǐng)導者,成就感和進取心都可能會超過普通人。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保持良好的風度,做到“入局而不為局勢所迷”,是非常重要的。風度是什么?舉止瀟灑,言談風雅,這只是冰山的水上部分;風度的實質(zhì)是:對己,在壓力下能保持從容的心態(tài),面對突發(fā)事件較好地控制情緒;對人,能做到與人為善——真誠,寬容,大度,不斤斤計較,不遷怒于人。那些面對強大對手仍能“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將帥,那些自己承受著巨大的生存壓力仍能為大眾吶喊“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正直之士,雖然身世各異,但那種豁達的風度,同樣令人尊敬。勝人者力,勝己者強。在壓力下能夠保持風度,意味著對自己心理弱點的征服,意味著人格魅力的提升,這首先就是一種成功。
領(lǐng)導者遇到挫折或不順心的事就拿下屬當出氣筒,這樣的領(lǐng)導者即使事業(y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難有真正的成功。一個人如果不能與人為善,不能寬以待人,經(jīng)常向周邊釋放消極的因子,成為心理疾病的一個傳染源,導致所處環(huán)境的惡化,怎么能談得上真正意義的事業(yè)成功呢?所以要盡量控制你的情緒、避免有踢貓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