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世界上那些真正的富豪中,不少人都是以吝嗇聞名的。喬布斯節(jié)約成本的習慣是有名的,蓋茨經常喜歡逛打折商店,沃爾瑪的歷代老板都在一個比鴿子籠大不了多少的辦公室辦公……正是因為他們與生俱來對金錢保持著尊重和愛惜,金錢才會不吝于帶給他們豐厚的回報。
同樣,時間作為財富的另一種表現,也符合這樣的定律。只有真正愛惜時間的人,才能從時間那兒得到回報。這是因為愛惜時間的態(tài)度,將能保證每個人去努力挖掘生活中點滴的細節(jié)時間,從而將生命整體的寬度加以拓展。因為對時間的珍惜乃至吝嗇,會更大程度上保證他們在使用時間的過程中可以更加重視科學利用和管理的方法運用,確保每一分鐘都不至于浪費。
和名人珍惜金錢的故事一樣,名人珍惜時間的軼事也數不勝數。中國著名的美術大師齊白石,畫風形神兼?zhèn)?,氣韻生動,到他八十歲之后才登上藝術的頂峰。當他85歲高齡的某一天上午,連續(xù)畫了四幅條幅,并在上面記錄道:“昨日大風,心緒不安,不曾作畫,今朝特此補充之,不教一日閑過也?!?/p>
同樣,19世紀法國偉大的風景畫家柯羅,也一樣珍惜時間,有一次,一位年輕畫家向他請教自己的一幅作品,柯羅馬上仔細觀看后指出幾個不足之處,年輕人說道:“謝謝您,明天我全部修改掉?!比欢?,柯羅激動地說道:“為什么要等到明天?你想到明天才修改?如果你今晚就死了呢?”青年畫家頓時啞口無言,為自己的不惜時間而感到后悔。
寫下過不朽名篇的美國作家海倫·凱勒,小時候因為重病失去了聽力和視力,說話也含糊不清,但身體的不便讓凱勒更加珍惜時間。通過用小繩和金屬棒的共振,她學會了說話,用自制的木框和滑輪學會了寫字。成人后,她每天用三個小時自學,用兩個小時默記知識,用另一個小時來將所學知識默寫下來,并把剩下的時間用來寫作。對于凱勒來說,她將每一天都當成自己在世界上的最后一天來度過,因此擁有了大量的知識儲備,能夠熟練背誦大量精彩名著的片段,能夠在2小時內完成一篇精到的讀書筆記,并擁有了大大超過普通人的記憶水平。最終,她學會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臘五種語言,出版了14部著作,成為了世界歷史上的著名女性。
凱勒留下的最著名的格言就是:“把活著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弊鳛榻】档默F代人,你是否能夠具備這樣珍惜時間的意識,向凱勒那樣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奇跡?其實,珍惜時間并不困難,只要將對自己真正的愛傾注于你的時間之上,你也會成為成功的惜時典范。
元代文學家陶宗儀留下過這樣一則故事:
五臺山有鳥,名寒號蟲。四足,肉翅,不能飛。當盛暑是,文采絢爛,乃自鳴曰:“鳳凰不如我”。比至深冬嚴寒之際,毛羽脫落,索然如彀雛,遂自鳴曰:得過且過。
寒號鳥在明明擁有美麗羽毛時不懂得珍惜,不會善加運用自己的時間,直到羽毛脫落,真正老去時,無法自我掩飾和安慰,只能承認“得過且過”的現實。其實,如果它早一點改變對時間和自身的看法,是完全有機會改變現實的。
寒號鳥是可笑而可悲的,而其最終結果也值得同情。讓我們以此為鑒,未雨綢繆,利用好自己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