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俊峰,譚俊峰講師,譚俊峰聯(lián)系方式,譚俊峰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沙盤培訓專家、沙盤專利持有人
4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譚俊峰:再談沙盤課程的適用性
2016-01-20 4107

    模擬企業(yè)經營的沙盤課程,被國內管理培訓市場認識與選用,少說也有二十個年頭。尤其是近十年,隨著企業(yè)對人才成長與培訓工作的重視,以及培訓市場自身服務手段與能力的不斷深化,沙盤模擬課程已被眾多企業(yè)所選擇。對于培訓機構或企業(yè)客戶而言,沙盤課程早已不是什么新鮮的玩藝兒。

    然而,一個不可回避的現(xiàn)實問題是許多培訓機構的顧問或企業(yè)負責培訓的專員,仍對沙盤模擬課程的內涵知之甚少,并常見基本的認知錯誤,這一點從我日常接到的課程咨詢中便深有感觸。講師培訓機構、客戶,或許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任務,即如何不斷提高自身的培訓成熟度。

    要想提高自身的培訓成熟度,自然少不了對課程基本概念與邏輯的理解,尤其要透過培訓行業(yè)五花八門、層出不窮的概念渲染,抓住課程的本質。于是,我想專門針對沙盤課程的適用性展開探討,期待對培訓的各類相關人員能有所幫助,至少希望在日后的課程咨詢中不再為基本內容認知浪費時間,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如何更好地觸發(fā)學習及價值轉化中去。

    先說幾點基本結論:

    1、沙盤課程不僅適用于制造業(yè),同樣也適用于服務業(yè)。這個問題的核心不在于行業(yè)的類型,而在于課程的目標,即培訓需求與課程目標是否一致。

    2、沙盤課程的核心價值在于對企業(yè)運營的系統(tǒng)性認知,以及從經營視角支理解財務管理,而不在于團隊建設、執(zhí)行力、營銷管理等各種概念標簽。

    3、沙盤課程是個約定俗成的稱謂,而非課程內容,沙盤名字的泛濫趨勢值得注意。

    細述之:

    【第一個問題涉及沙盤課程的行業(yè)適應性,尤其是能否適用于服務業(yè)。

    眾所周知,沙盤課程的教學設計的確與制造業(yè)更類似,常見“生產線、原料、產品”等教學教具,這明顯與服務業(yè)的“無形業(yè)務”有較大差別,它能否適用于服務業(yè)呢?

    答案是肯定的。

    我們判斷一門課程的適用性,關鍵是看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否與培訓需求相吻合,進而再去評估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手段。不同課程的有效性與其行業(yè)結合度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有些課程必須與行業(yè)高度結合,而有些課程與行業(yè)并無太大關系。還有些課程更與眾不同,它在教學過程中并不與行業(yè)結合,甚至不能與行業(yè)結合,僅僅介紹工具方法模型,而恰恰是學員在學習、訓練、體驗、反思過程中將理論再與行業(yè)相結合。

    沙盤課程的核心價值在于讓學員通過模擬的企業(yè)運營過程,對企業(yè)經營的系統(tǒng)性有個體驗與理解。為了完成這種理解,沙盤課程采用了三個步驟:一是先借助于事先設計好的沙盤教具和運營規(guī)則,展開對企業(yè)運營的模擬。任何企業(yè)都有研產銷,服務業(yè)也有它的“生產線”,比如影響企業(yè)服務能力的因素就相當于“生產線”的構成要素;二是在模擬運營的全局性體驗后,通過反思環(huán)節(jié)將企業(yè)經營管理的要點與自身的行業(yè)企業(yè)相結合,這種探尋答案的過程正是學習的核心,學習不是掌握知識而是探尋知識的過程;三是通過研討與分享,共啟學員智慧,并通過行動計劃對課程落地做出部署,以提高學習轉化效果。

    如果你通過沙盤課程學習,希望形成對企業(yè)運營全過程的系統(tǒng)性思考,建立一種全局觀的戰(zhàn)略意識,提高跨部門的協(xié)同意識,以及理性的決策意識,那這種以“生產型”為背景的沙盤設計完全是適用的。

    如果你的培訓需求目標與沙盤課程的教學目標并不一致,那即便它是以“服務業(yè)”為設計基礎,也毫無價值。

    值得展開談一句:這類問題在十幾年前我設計管理實驗實訓方法時,就曾認真思考與分析過。結合服務業(yè)運營的特點,尤其是“生產”與“消費”的同步性,服務業(yè)的模擬過程通常并不采用“沙盤推演”的方式,而更多運用“情境演練”、“行為模擬”、“角色扮演”等學習技術。

    【第二個問題涉及沙盤課程究竟是講什么的?是系統(tǒng)運營還是戰(zhàn)略管理?是市場營銷還是團隊建設?或者是執(zhí)行力以及其它什么內容?

    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做個澄清:究竟什么樣的課程才算是沙盤課程。

    “沙盤課程”、“沙盤培訓”或“沙盤模擬”這些名字與常見的培訓課程名稱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沒有給出所要講授的“內容”。比如,《市場營銷》課程一定與市場營銷這個內容有關,《人力資源管理》課程肯定離不開人力資源管理的思想工具方法,再有如《管理溝通》、《教練技術》等課程均能從課程名稱中大致理解課程要講的內容。但《沙盤模擬》課程的名字僅僅反映出課程的形式,即采用“沙盤”進行“模擬經營”,而沒有道出它可能涉及的授課內容。正因此,通常沙盤課程后面還會有個與授課內容或教學主題相關的附加名。通常,我把沙盤課程稱為《企業(yè)運營沙盤模擬:從戰(zhàn)略到執(zhí)行》。

    請注意,即便是注明了“從戰(zhàn)略到執(zhí)行”,其實按正常的邏輯也很難看出課程是講什么的,本質上講,這與沙盤課程的性質與設計有關。

    沙盤模擬課程讓學員借助設計好的沙盤教具及相關規(guī)則,能夠在教室內模擬企業(yè)的經營。由于是模擬企業(yè)經營,所以企業(yè)經營所面臨的一般性決策在課程中均有涉及,如營銷、生產財務、人事、研發(fā)等等。既然沙盤課程首先帶給學員一個模擬企業(yè)運營的全過程的體驗,所以,沙盤課程的核心價值在于對企業(yè)運營的系統(tǒng)性形成認知,即各決策間如何協(xié)同,以共同面向市場去爭奪客戶。這將涉及企業(yè)的戰(zhàn)略定位及各項決策的有效運用,所以,我把沙盤課程稱為“從戰(zhàn)略到執(zhí)行”。

    沙盤課程另外一個非常有學科意義與價值的主題就是“財務管理”,按培訓界的習慣常常稱之為《非財務人員的財務管理》或稱為《經營視角的財務管理》。因為學員在模擬經營企業(yè)的過程中,必然會涉及到經營的成果,而這又需要通過一系列的財務計算來完成。所以,用沙盤課程來講授《財務管理》這個主題或課程也是非常適合的。

    值得一提的是,沙盤課程的一個分支最早在瑞典出現(xiàn)時就是為了解決《財務管理》課程如何能讓學員更直觀,只是后來才發(fā)現(xiàn)它對企業(yè)運營的系統(tǒng)性或大局觀訓練也極具價值。

    我經常被機構或客戶問到:有沒有“團隊建設”沙盤,有沒有“執(zhí)行力”沙盤,有沒有“跨部門溝通”沙盤?我的回答是:沒有。但此時機構或客戶并不放棄,會很自解地說一句“別的講師有這些沙盤,或能講這個主題,為什么你不能講?”我的回答是:我不敢,也不能騙人。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這要從三個角度去看:

    一是,沙盤課程的形式與效果得到客戶的充分認可,因而一些講師希望把自己的課程套上“沙盤”的標簽。

    二是,沙盤課程的確涉及到企業(yè)運營的諸多方面,比如營銷、戰(zhàn)略、溝通、團隊等。但我的看法是,不能因為沙盤課程涉及到團隊學習就把它說成可以講授“團隊建設”,也不能因為沙盤課程涉及到決策的執(zhí)行就把它說成可以講“執(zhí)行力”。很明顯,沙盤課程所涉及企業(yè)管理的知識點寬度非常大,但每個知識點的深度可能并不深。因而,用沙盤課程去講“執(zhí)行力”、“團隊建設”的主題并不適合,它既不會講到團隊建設的難點與解決方法,又不會讓學員在特定設計的任務下去體驗“團隊建設”,以達成教學的目標。它能提供的僅僅是一種觀念“團隊建設很重要”。

    三是,客戶的培訓成熟度低造成的。通常企業(yè)的培訓部門提出“團隊建設”的學習主題,剛好一位沙盤老師說能夠采用沙盤模擬的形式去展開這個主題,由于沙盤培訓的效果與體驗非常好,所以很可能企業(yè)的培訓部門就這樣約定了沙盤課程。但為什么從培訓評估角度看,課程得分較高呢?這恰恰是問題所在!來自企業(yè)各部門的管理者走進教室,展開對沙盤課程的學習,由于沙盤課程體驗性非常好,學員也非常有收獲,而此時學員基本上忘記了與課程主題的相關性,只要課程熱鬧,又有收獲,管它是哪方面的收獲呢,只管在課程評估表上打高分。于是,沙盤課程能夠有效地講授“團隊建設”之類的結論就如此得出。

    可以肯定地講,采用沙盤模擬課程去講授其它單項主題(財務管理除外)的合作,就講師而言,是心里明白不說布局,為了拿下合作,去主動用沙盤概念去迎合客戶,而就客戶而言,也沒真正搞懂沙盤課程的價值是什么,反正評估通過就OK。

    當然,或許有人會說“我設計了專門用于講授‘團隊建設’的沙盤”。這種情況是有的,但依我對沙盤課程的了解,通常意義上的“沙盤模擬課程”還是指對企業(yè)運營全過程的模擬,而非其它各類“沙盤”,具體可見第三個問題的分析。

    【第三個問題涉及沙盤名字的泛濫趨勢。

    由于沙盤模擬課程的效果非常好,所以,許多培訓機構或講師花了不少心思去針對各類課程內容去開發(fā)“沙盤”,由此出現(xiàn)了五花八門的“沙盤課程”。

    整體上講,這并沒什么不好,也沒什么不對。但如果你希望提高自身的培訓成熟度,那就非常有必要去再次理解一下“沙盤”與“沙盤模擬”這兩個概念。

    “沙盤”本質上就是一種道具或教具,這樣一來,凡是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教具的課程,都可以稱其為“沙盤課程”。這里不去詳細分析各類“沙盤課程”的優(yōu)劣,僅僅是提示大家注意“沙盤”在課程中所發(fā)揮的價值。

    通常,做為一種教具的“沙盤”,它應該可以供學員在學習中去“使用”,而“使用的方式”除了去“模擬”之外,更多的是去“呈現(xiàn)”,而這種把學習成果或理論成果或分析成果借助“教具”可視化的“呈現(xiàn)”出來,本質上與“能否形成模擬過程”還是有巨大區(qū)別的。所以,不能簡單將“沙盤”與“沙盤模擬”混淆起來。對于其它大部分新設計的沙盤課程,借用沙盤不是用來系統(tǒng)性地對“過程”進行“模擬”或“推演”,而是將結果去“呈現(xiàn)”。

    當然,有教具的課程總比沒有教具的課程在教學形式上生動形象得多,總不是件壞事。但這類沙盤課程與“沙盤模擬課程”最基本的內涵還是有較大的區(qū)別的。

    總結一下:一是沙盤課程同樣適用于服務業(yè),關鍵是你想學什么;二是沙盤課程不同于學科類課程和技能類課程,它本質上不針對某一個或一項主題,其核心價值在于企業(yè)運營的系統(tǒng)性;三是沙盤概念有泛濫的危險,盡管借助教具授課總不是什么壞事,但從培訓成熟度上講,你需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