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生了一對兒雙胞胎男孩,兩個孩子除了長得相像,個性截然相反。一個是堅定的樂觀主義者,一個是郁郁寡歡的悲觀主義者。過生日的時候,他們的父親想看看他們到底有什么不同,就給悲觀的孩子房間里擺滿了玩具和游戲,而樂觀主義者的房間里則堆放了一堆馬糞。當他走進悲觀的兒子的房間時,發(fā)現他正坐在地上大哭?!澳銥槭裁纯??”,父親問到。兒子一邊抽泣一邊說,“我的朋友會非常嫉妒我。我還必須在玩兒它們之前閱讀所有的說明,還要不停的給它們更換電池,而且這些玩具總有一天會壞的!”。父親聽完,無奈的搖搖頭走了。在經過樂觀的兒子的房間時,他發(fā)現這孩子正在到處興奮的尋找,于是問到,“你為什么這么高興?”。兒子說,“這附近肯定有一匹小馬”。樂觀悲觀固然有天性的差異,但是后天的因素同樣不容忽視??茖W研究證明,那個悲觀主義的孩子完全可以通過適當的教育成長為一個更加樂觀的人。
如果心儀已久的女孩子答應跟你吃飯,你會怎么想呢?A. “這是偶然的,我運氣好,也許她今天真的想吃點兒好的解解饞吧“ B. “我的魅力打動了她,我相信我可以追到我喜歡的女孩”。根據積極心理學創(chuàng)始人,馬丁?塞里格曼的理論,悲觀主義者更傾向于使用第一種方式來解釋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情,他們經常認為這些事情的發(fā)生是偶然的、暫時的、更多是由于外在原因;而一個樂觀主義者則會認為自己總有可能碰上好事情,而且好事情發(fā)生往往與自身有關,又比如受到老板的表揚,不僅僅是因為我這事情做得漂亮,而是因為我是一個有能力的人。
如果一次你的伴侶對你惡言相向,你會如何看待呢?A.“這是偶然的,他當時心情不好?!盉.“他脾氣真壞,從來不懂得理解我的感受?!痹诳创龎氖虑榈慕嵌壬?,樂觀主義者傾向于選擇第一種方式,他們會認為壞事情是偶然的,暫時的,更多由外在原因所致,與悲觀主義者正好相反。難怪有人戲言,“找悲觀主義者借錢吧,因為他們從來不奢望你會還。“解釋風格理論的提出,讓樂觀變成了可以學習的人生態(tài)度。在賓夕法尼亞州進行了一項為期兩年的針對中小學生的樂觀心態(tài)培養(yǎng)計劃,參與該計劃的孩子除了在計劃結束后抑郁癥的患病率明顯少于對照組外,最讓人意外的是,這些孩子進入據青年期后依然心理狀態(tài)會好于對照組,他們能夠更好的處理生活壓力和危機。眾多研究表明,在成年人中,樂觀主義者除了更高生活滿意度、職業(yè)成就和婚姻滿意度外,還會擁有更高的免疫力和軀體健康水平。
樂觀主義不僅會影響我們的生活,也會影響企業(yè)的績效。塞里格曼曾對美國大都會保險公司(Met life)的業(yè)務員進行了一項有關樂觀主義的研究。一共有15,000名應聘者參與了研究,他們同時接受了保險業(yè)務員考試和樂觀感測試。最終一共有1000名應聘者通過了業(yè)務考試,但當時大都會人員緊缺,又從未通過業(yè)務考試,但是樂觀感測試得分很高的那部分人中聘用了100人。兩年后,所有業(yè)務員中,樂觀者比悲觀者業(yè)績高出31%。更令人驚訝的是,那100位補選進入的業(yè)務員超過平均業(yè)績水平57%。后來大都會保險把樂觀感測試作為招聘中正式測驗的一部分。
下次如果一個悲觀主義的朋友問你,“我有什么理由變得樂觀呢?”。那你不妨參考一下普利策獎得主,美國專欄作家喬治?威爾的至理名言:在生活中,他們(悲觀主義者)要不是被證明是正確的,要不就是得到意外的驚喜。從這一刻嘗試改變一下看世界的角度,如果說生活中總有陰影,那是因為我們生活在陽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