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打過孩子怎么辦?”
今天打開了電腦,朋友給我發(fā)了帖了,說他的一個朋友的孩子,因?yàn)樵趯W(xué)校里與別人孩子打架,被老師“請”到學(xué)校,又因?yàn)樽约簞t被公司減員,于是,氣不打一處來,回到家之后,把孩子打了一頓,而孩子這一打,卻離家出走了,到今天已經(jīng)有三天了,父母都急死了,萬一有個三長兩短……
家長教育孩子,打孩子是下下策,但有時候是因?yàn)樽约旱那榫w沖動,或者是因?yàn)閷⒆诱f理已失去了作用,于是家長采取了過激的行為,用體罰來教育孩子。對于不同孩子的抗挫能力不強(qiáng),或其它原因,將會造成孩子對父母的抵制甚至仇恨,更有甚者是離家出走或者想不開選擇了輕生。
那么作為家長,當(dāng)我們的行為過激之后,我們?nèi)绾芜x擇補(bǔ)救的辦法呢,我提出一點(diǎn)建議供大家參考:
體罰之后,給孩子一個真誠的擁抱,并說:“爸爸(媽媽)打你是不得已而為之,爸爸(媽媽)不懲罰你,你走向社會,社會會懲罰你的,我不打你,你走社會的社會的時候,別人會打你的,記位,爸爸媽媽永遠(yuǎn)是愛你的,就是你走向社會的時候,無論你做錯了什么事,就是別人都不認(rèn)可你的時候,我和你媽將永遠(yuǎn)深深的愛著你,家的大門將永遠(yuǎn)向你敞開著……”
當(dāng)然,這段話不能亂用,更不能多次重復(fù)著去用,你得用心的去感悟,用行動去呈現(xiàn)你的承諾,不然就不靈了。
最后,我還是要告誡那些報(bào)著“不打不成才”的錯誤觀念家長們,不打不成才是那些無知的、 不合邏輯的陳詞濫調(diào)中的一種,有些父母求助于它,那是自己做父母失職的表現(xiàn)。因此,當(dāng)我們想體罰孩子的時候,你要冷靜的想一想,你打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要打孩子的沖動,如何是因?yàn)樽约呵榫w激動的怒火中燒,想打退堂鼓并想發(fā)泄一番,那你就此打助吧,不然,那可是不但是無知的表現(xiàn),而且是虐的表現(xiàn),孩子會從天才就成蠢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