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軍正,孫軍正講師,孫軍正聯(lián)系方式,孫軍正培訓師-【中華講師網(wǎng)】
中國最受歡迎開門紅導師
45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shù)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孫軍正:做一個解決問題的高手
2016-01-20 116021

我們每天都要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大問題、小問題;有急問題,也有緩問題。但是,所有的問題都有一個共同點都需要你去解決。你可能會說,這不是廢話嗎?這的確不是廢話,因為有很多人都認識不到這一點。

如何將問題解決得更好呢?心理學家通過四個有趣的實驗,告訴你四種方法。

動機的強弱。事實表明,在動機的強弱和解決問題的成效之間存在著一種曲線關系。

心理學家勃爾奇做了這樣一個實驗:高處放著香蕉,猩猩身旁有一根竹竿,只有利用竹竿才可取到香蕉。

實驗的結果表明:在猩猩受餓不到6小時的時候,由于取食的驅力(即動機)太弱,它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各種不相干的因素分散;可是,當它受餓超過24小時后,又由于取食的驅力過強,而把注意力過分緊張地集中于食物這個目標,因而忽視了解決問題的各種必要條件,同樣取不到食;只有在受餓6-24小時之間時,由于驅力強度適中,它們的行為才是靈活的,注意力也不會被分散,很快取到了食物。

同理,對于人來說,如果解決問題時積極性不高,或者急于求成,都不會獲得成功。古語所謂“事在人為”和“欲速則不達”,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啟示和聯(lián)想。心理學家姜德生做過一個雙索問題的實驗:天花板上懸著兩根繩子,但二者的距離太遠,任何人抓住一根就無法抓到另一根,要求實驗者把兩根繩結在一起。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之一,是在一根繩頭上系一個物體,使之像鐘擺一樣擺動,等它搖向另一根繩時,你可以同時抓住兩根繩。姜德生讓兩組人在解決這個問題前,分別識記一些不同的單詞。一組人識記的詞有“繩索”、“擺動”、“鐘擺”等;另一組識記的詞則完全同雙索問題無關。然后讓兩組去解決問題。結果發(fā)現(xiàn),第一組總比第二組更迅速地解決了問題。顯然,第一組從識記的單詞中受到了啟示。

從這一角度來說,善于解決問題的人也就是善于隨時隨地受到啟示或進行聯(lián)想的人。

習慣的影響。心理學家盧青斯設計了一個“水罐”實驗。這個實驗有兩類,第一類是:有三個罐子,第一個能容21斤水,第二個能容127斤水,第三個能容3斤水,問如何用這三個罐子量出100斤水?解決的辦法是:把水灌滿第二罐,接著從第二罐中減出第一罐所能容的水量,然后再減出兩個第三罐的水量,所剩即為100斤。公式為:100斤=Ⅱ-Ⅰ-2Ⅲ。

這個實驗的第二類是:有三個罐,第一個能容水23斤,第二個能容水49斤,第三個能容3斤,問如何能用這三個罐量出20斤水。這個問題很簡單,按照公式,只要:20斤=Ⅰ-Ⅲ就能解決。當然,用第一類實驗的公式也行,但要麻煩得多。

盧青斯把參加實驗的人分為兩組,第一組解決了5個第一類型的問題;再解決5個第二類型的問題,第二組直接解決5個第二類型的問題。結果是:第一組解決了第一類型的問題后,普遍形成了用長公式的習慣,有81%的人繼續(xù)用長公式去解決第二類的5個問題。而第二組的絕大多數(shù)都直接按照短公式去解決了。

可見,一定的心理習慣在解決問題中往往會阻礙更合理、更有效的思路。

功能的局限。人們對一件物品往往只看到它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它可有的功能,因而影響人們充分利用物品去有效地解決問題,這在心理學中叫做“功能固著”。

心理學家亞丹姆生在他主持的實驗中,要求被試者把三支蠟燭垂直地固定于一架豎直木屏上。發(fā)給他們的材料是:三支蠟燭,三個紙盒,火柴和一些圖釘。解決這個問題的正確辦法是:點燃一支蠟燭,在每個紙盒外滴一滴蠟油,將三支蠟燭固定于紙盒上,然后再用圖釘把紙盒按垂直位置固定在木屏上。

實驗者被分為兩組:第一組被試者領到的材料是擺在紙盒外的,即每一件材料都是單獨的;第二組是把蠟、火柴和圖釘分別裝在三個紙盒內(nèi)交給他們。

實驗的結果是:第一組有86%的人解決了問題,而第二組卻僅有41%的人解決了問題。究其原因,第二組的人只是把紙盒看做容器,而沒有想到它的其它功用。西紅柿早就被人們發(fā)現(xiàn),但長期被當做觀賞植物,而未被實用,除了盲目的恐懼心理外,也是功能固著的作用限制著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這種例子很多,當你遇到問題一籌莫展,而突然聽到一個新奇的辦法時,不是也常常恍然大悟地一抬頭說:“哎!我真笨,怎么就沒想到……”

問題一旦出現(xiàn)了,就有解決它的方法,當遇到的問題多了,你便會發(fā)現(xiàn)許多問題解決的方法都有相似處,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在遇到問題時,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樹立信心,告訴自己,我一定能解決,這種心靈的自我暗示和激勵是成功人士的必備品。

緊接著就是要搞清楚: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個問題,是哪里沒有做好,靜下來整理一下思緒,此時,切勿著急,更忌心煩意亂。

問題出處一旦找到,就應想想曾經(jīng)是否出現(xiàn)過這樣的問題,是客觀原因造成的,還是因為自己的疏忽,或是哪一步走錯了,千萬不要一棵樹上吊死,更不要因為一時沒方向就垂頭喪氣。

造成問題的原因找到后,就應立即著手搜集相關資料想解決問題的辦法,當然,辦法是越多越好,雖然不是全都用上,但選擇面廣科,思維也會開闊許多,也便于你將幾種方法互相參照,提高效率。

方法想得差不多后,并不意味著你就知道如何解決了,你還需要做一些嘗試,嘗試一些看起來最有效的方法,多走幾條路,但要切記,不要每一條路都去走,這會浪費你很多寶貴的時間,只選最可行的幾條,這也會增強你的信心。

試過幾種方法后,你就要思考,哪種方法是最合適的,哪條路是捷徑,一旦選中,就要全身心地投入,一步一步地走,既然已選擇,就不要還心存疑惑,決斷力也是成功者必備的素質(zhì)之一,做事果斷,不要猶豫,成功就在不遠處。

這個流程若你能熟練把握,你就不會再懼怕困難。

在人生的道路上還會有許多的艱難困苦,還會有許多我們想不出來的障礙,在此,只是想說,解決問題的方法有許多,無論問題是小是大,只要沉下心來,你就一定有辦法。

每一個成功的人都不會逃避問題,他們往往是想方設法的將解決問題視作自身能力提高的階梯,每消滅一個困難就是向上走了一層,這不僅是一種鍛煉,漸漸的,在不知不覺中就走向了成功的巔峰。不要忘了,逃避問題,就是逃避成功。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wǎng)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wǎng)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