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華講師網著名講師孫軍正
毛澤東領導藝術是在實戰(zhàn)中形成的,是高效率(短時間達到自己的目的)是以弱勝強(少量的資源獲得大的成果)的致勝之道,是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指導我們進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思想武器。紅色管理創(chuàng)始人、中華講師網著名講師孫軍正老師指出,毛澤東具有超高的領導藝術,關鍵在于善于學習,有理論基礎的要向實踐學習,有實踐經驗的要向理論提升。因為沒有實踐的理論是空洞的,而沒有理論的實踐是盲目的。
毛澤東出生于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祖祖輩輩種地。他從小在農村里接觸到中國社會的最底層,同時也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雖然生活在一個閉塞的小山村中,但毛澤東從小熱愛學習,勤讀四書五經,同時讀一些課外書籍包括《三國演義》、《西游記》,打下了很深的國學底蘊。毛澤東在13歲就寫就的《青蛙》:獨坐池塘如虎踞,綠楊樹下養(yǎng)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從中就可以看出少年時期毛澤東豪氣干云的氣概。
如果毛澤東一直呆在韶山的話,也不會成為后來的毛澤東。1909年毛澤東走出韶山,寫了一首詩給父親,“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以詩言志,可見其志向之高遠。他從韶山出來以后,把學國學與偉大的愛國主義結合在一起。1911年10月,他作為一名普通士兵,參加了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洪流,他的學習是跟國家和民族命運一起前進的。在五四運動時,毛澤東寫下了“五月七日,民國奇恥,何以報國,在我學子?!彼堰@種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參加愛國運動結合起來。他要參加社會運動,再加上國學的傳統,他才有力量。
毛澤東學習很有創(chuàng)造性,從來不盲從。他曾經做過一篇國學作文。他寫了500個字,老師在上面批了150個字,評價非常高,認為其觀點獨到,具偉大之氣。這個作文講的是,商鞅用誰能把木竿移走,給誰黃金五十兩,來建立自己的威信。有一個膽大的,把這個桿子移走了,商鞅就真的給了他五十兩。人家就知道商鞅有信譽了。毛澤東就是對這件事寫了作文,毛澤東說,如果中國要走變化的道路,不能靠移木頭桿子的做法,而是要看這個變法是否符合大家的意愿。如果你不符合大家的意愿,就無法實行,最好馬上結束。如果符合的,話就能夠持續(xù)下去。而不是移不移木頭桿子的問題。
他一生奮斗,認真讀書,留下大量手稿,對于學習國學弘揚中華民族文化,他是畢生學習的楷模。毛澤東在晚年的時候,讀書是躺在床上讀,因為他那時候年紀大了,當我們來到毛澤東住的中南海地方,你可以看到毛澤東的生活是很簡樸的,枕頭上都有補丁,但是床那邊放了很多很多的書。1976年9月8日,毛澤東去世前一天,彌留之際仍在堅持看文件、看書。從醫(yī)療檔案的記載來看,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仍躺在病床上看文件達11次,累計2小時15分。我們可以從中看到最后的生命的頑強,和讀書的頑強。
毛澤東有一個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動筆的過程就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幾十年來,毛主席每閱讀一本書、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畫上圈、杠、點等各種符號,在書眉和空白的地方寫上許多批語。我們看到,中南海毛澤東有大量的圖書,大概有九萬本,借書條子五千本,現存有五萬件手稿。這九萬本的書,打開來看里面有大量的批注,有很多的批注。以《二十四史》為例,二十四史包括史記、漢書、周書、北齊書、一直到明史,二十四部史書,四千年的正史集成,共850本。古代的書是線裝本的書,是沒有標點符號的,這些標點符號都是毛澤東點的,他看完后還總結里面的經驗,并做了很多心得體會批注,內容無所不包,包括怎么改造人、怎么用人、怎么決策、怎么識別人、怎么養(yǎng)身。
毛澤東讀史和國學是在不斷思考的,而且談出他的看法?!顿R新郎•讀史》一詞概括了中國歷史,指明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他在延安的題詞“與時并進”,說的是理論和文化是跟著時代前進而前進的。
說明:
1、紅色管理創(chuàng)始人、中華講師網著名講師孫軍正總結了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立九十多年以來的成功實踐經驗,以科學發(fā)展觀系統地將中國共產黨在治黨、治軍、治國的管理思想、管理理論進行全面的歸納和提煉,開創(chuàng)了一個全新的紅色管理學理論體系。
2、歡迎各地培訓機構長期代理孫軍正老師主講的紅色管理系列課程,讓我們攜手推動本土企業(yè)做大做強,全面提升組織核心競爭力。
3、聯系方式詳見孫軍正中華講師網博客中的“聯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