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所面臨的交際對象,在性格、氣質、經歷、修養(yǎng)等方面都有程度不同的差異,對這些差異怎樣去協(xié)調?無論工作、學習還是生活,彼此相處中總會出現(xiàn)一些矛盾,對這些矛盾如何處理?聰明的領導者決不會去采取擴大差異、激化矛盾的做法。恰恰相反,他們總是待人以寬容。
氣度、度量作為一種對領導實踐有重大影響的因素,不是抽象、模糊的,而是有著具體內容。首先應該是要聽得進不同聲音,善于采納各種有益的意見與建議。這是關于領導特質的一個永恒話題,古老而又新鮮。說它古老,是指歷史上很早以來就有人不斷做出總結,加以贊美;說它新鮮,是指它對于領導者來說永遠也不會過時。
孟子認為,作為統(tǒng)治者,喜歡聽取別人意見,治理天下就會綽綽有余。納諫、從善的作用和意義,首先在于領導者可以克服缺點,防止錯誤??陀^世界萬象紛呈,錯綜復雜,處于不斷變化、發(fā)展之中,“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領導者不是萬能博士,無所不知,不犯錯誤。虛心納諫、從善可以彌補領導者自己知識、經驗、智力等的不足,提高謀略水平。
在領導實踐中,領導者在決策時,如果完全依靠自己擬訂方案,制定措施,由于客觀未知因素的眾多與個人能力的有限,有時力不從心。尤其在一些重大復雜問題上,更不一定能保證想出的都是最好方法。而“眾人拾柴火焰高”,效果就會好得多。領導者多問、多聽別人的意見,常??梢允棺约禾幚韱栴}的能力得到提高,所制定的方法措施變得充實、完善;或者可以進行比較、選擇,找出最佳方案,取得滿意的效果;避免被某一意見左右,或在“自己這顆樹上吊死”,單打一,一摸黑走到底。某些領導者技高一籌,謀屬上乘,訣竅就在于此。
領導者虛心聽取意見還可以激發(fā)靈感,從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開拓新局面。在面臨一些難題時,為了尋求新答案,領導者有時百思不得其解,儲存了大量信息,思維達到白熱化狀態(tài)。隨著思考的深入,也許他人的幾個字、某句話就可能輕易起到激發(fā)或啟迪作用,使思維的鏈條迅速貫通,出現(xiàn)飛躍,產生有益聯(lián)想,使思想出現(xiàn)突破性飛躍,想出有創(chuàng)見而又可行的好辦法。善于虛心聽取各種意見、建議,也是領導者調動下屬積極性,造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生動活潑民主局面的一個重要辦法。
正常人都有一定的知識、經驗與能力,并且大多希望有機會表現(xiàn)出來。提建議、提意見就是其中一個突出表現(xiàn)。領導者如果漠然處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就既浪費人才資源,又傷其自尊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結果,對他們本人來講,輕則產生依賴性、被動性,重則離心離德;對其他人來講,則產生連鎖反應,受到不良的影響與刺激,變得灰心喪氣。尤其是有見解、較能干者,對自己的期望值比較高,這種表現(xiàn)欲更強烈,更希望自己的意見或建議被領導重視或采納;如果領導者也視若無睹、充耳不聞,就會使他們難以接受,認為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更易失望、沮喪,失去工作的熱情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