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鑌,劉國鑌講師,劉國鑌聯系方式,劉國鑌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實戰(zhàn)型股權問題專家
4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劉國鑌:神奇的公司
2016-01-20 37784

公司是現今人類發(fā)現的最好的企業(yè)組織形式。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校長說:有限責任公司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fā)明,比蒸汽機和電力更推動人類文明和進步,要是沒有公司,即使是蒸汽機和電力的重要性也會降低。

100多年前,中國駐歐洲四國公使薛福成,這樣評價公司:

“盡其能事,移山可也,填海可也,驅駕風電、制御水火,亦可也……西洋諸國,所以橫絕四海,莫之能御者,其不以此也哉?”

也就是說,公司太厲害了,移山填海,呼風喚雨,上天入地,無所不能。西洋列強,之所以到處橫行霸道,別的國家無法抵擋,不正是有強大的公司嗎?

說公司威力無窮,還可以從以下數據中看出來:

全球生產總值的90%以上是公司創(chuàng)造的。

如果把沃爾瑪公司當成一個國家看,參與世界排名,比收入,有160多個國家要排在它的后面。

全球最大的10個公司的銷售額加起來,超過了世界上最小的100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的總和。

2009年福布斯全球最有權力的人物排行榜,前十位中有5位出自公司,像微軟的老板比爾蓋茨,谷歌的創(chuàng)始人謝爾蓋·布林和拉里·佩奇,等等。他們的名字跟國家首腦、宗教領袖、王室成員列在了一起。

有人說,總有一天,公司會收購國家!

公司的起源

公司在人類歷史上如此功勛卓著,可是公司的起源是跟強盜和血腥聯系在一起的。

哥倫布發(fā)現的新大陸,本來是美洲,但是他卻以為是印度,稱美洲土生土長的人叫“印第安人”,即印度人的意思。后來人們發(fā)現是錯了,可是哥倫布就是不愿意承認,因此管美洲叫西印度,真正的印度叫東印度。

這就是英國、荷蘭等國家的東印度公司的名稱由來。1600年左右誕生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公司,基本上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誕生的公司。荷蘭及其他國家緊隨其后,先后建立了一系列東印度公司。

成立公司干什么?說是海上貿易,其實就是搶人,搶美洲,搶印度。包括罪惡的鴉片貿易和黑奴貿易。

由于搶人要駕船越過浩瀚的大洋,資金需求極大,耗時漫長。風浪,暗礁,都可能使船沉沒,同時還要與當地土著作戰(zhàn),要與其他搶人的人作戰(zhàn),因此風險也極大。

在公司產生之前,都是個人及其家族行為,最多再叫上幾個朋友合伙,湊錢、借錢去航海。幾個月甚至幾年,船回來了,賺大錢,船回不來,血本無歸,還負債累累,傾家蕩產。不去還好,這一去,欠下的債,兒子兒孫幾輩人都還不完。

因此,在80多名倫敦商人的強烈要求下,英國伊莉莎白一世女王,簽發(fā)了一張開辦公司的特許證。相當于現在的公司執(zhí)照,獲得執(zhí)照的,就是前面提到的英國東印度公司。

特許什么呢?除了代表政府征服和管理殖民地,壟斷殖民地貿易權以外,對公司的核心特許內容就是,很多人可以入股,但是只承擔有限責任。也就是說,船回來了,股東可以分紅,船回不來,股東最多就損失投入的資金。

兩年后,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只向商人和貴族融資不同,荷蘭東印度公司可以向普通市民發(fā)型股票。因此,阿姆斯特丹市長的女仆也成為了股東。有一幅油畫,表現的就是市長的女仆從公司大門里面出來,手持股票興高采烈的樣子。

從此以后,公司登上了人類歷史的舞臺。

當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獲取一張?zhí)卦S執(zhí)照是何等的很難,現在要辦個公司卻很容易。

在英國,國家對公司注冊的限制很少,股本可以低至1英鎊,幾乎任何人都可以成立公司。

在美國,注冊公司更簡單,你只要向主管機關說:我要開公司,這是公司的名字?!@樣就可以了,所有的手續(xù)很快搞定。

中國算是難的,以前門檻高一些,現在最低3萬塊錢就可以注冊公司。要成為股東,已經很方便了。在今天的中國,如果你連股東都不是,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公司是魔鬼和天使的混合物

公司巧妙的把自私自利與互利合作融合在了一起,公司兼顧了人們追求利潤與規(guī)避風險需求。

過去,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甚至父債子還,也很正?!,F在,在一定情況下,欠錢可以不還!

公司能滿足人們的財富夢想,能夠實現人生價值。公司誕生以來,通過公司創(chuàng)富的人,數不勝數。

發(fā)明大王愛迪生,一般人都只是知道他是著名的科學家。其實他是一個愛財如命的人。他追求財富的渴望與他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一樣沒有止境。大名鼎鼎的通用電氣,其前身就是愛迪生創(chuàng)辦的公司。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據說他是人類歷史上最富有的人,他生活在差不多一百年以前,他的財富,折成現在的美元,有2000億之多?,F在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等,財富不外幾百億美元。

洛克菲勒98隨時平靜去世,在他的遺物中,有一張他小學同學的合影。在這張被他視若珍寶的合影中,并沒有他本人身影。

原來,洛克菲勒小時候家里窮,照個相是非常奢侈的事情。小學畢業(yè),老師通知明天要照畢業(yè)照,洛克菲勒興奮異常。他甚至不睡覺,練習了好幾種微笑的表情,等著照相時使用,以便留下美好的形象??墒牵驮跀z影師按下快門的最后一刻,他被老師請出了合影隊伍,原因是,他的衣著,實在是太寒酸了。

沒有人知道,洛克菲勒一生熱烈追逐財富,是否與此有關;沒有人知道,他創(chuàng)下的無可比擬的巨額財富,有沒有彌補他心中的這份缺憾;沒有人知道,他晚年大量的慈善行為,究竟是想撫平自己心里的隱痛,還是希望減少更多人的創(chuàng)傷。但是他的創(chuàng)富熱情、創(chuàng)富精神,卻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創(chuàng)業(yè)者,走在創(chuàng)辦公司的路上。

公司是天使和魔鬼的混合物,股權帶來的也不僅僅是財富。

大家都很熟悉的英國大科學家牛頓,就吃過公司的虧。他當年投資英國的南海公司,后來南海公司股票泡沫破滅,他賠了2萬英鎊,相當于他10年的工資。

他有一句名言:“我能計算出天體的運行軌跡,卻難以預料到人們的貪婪和瘋狂?!?

許多人以為,這是這位大科學家研究心理學的產物,殊不知這其實是他在血本無歸之后的感嘆。而他所謂“貪婪和瘋狂”的“人們”,何尚不包括他自己。

在中國,自清末以降,到解放前,公司其實已經非常成熟和繁榮,因為公司叱咤風云或者萬劫不復者,比比皆是。新中國成立,公司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人因為公司成就財富傳奇,也有不少人因為公司傾家蕩產,朋友相煎,親情離散,犯罪殺人,或者跳樓自殺!

公司的本質

在法律上,公司是一個法人組織。公司不是人,但是法律上把它看做是一個人——法人。生活中一些人管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叫“法人”,甚至有人自稱“我就是法人”,這是不對的。法人不是人,是一個組織。說自己的法人,等于說自己不是人。——開個玩笑,請大家記住,公司的那個代表叫“法定代表人”。

有學者認為,公司就是一份合同或者多份合同的集合。此言有理。成立公司,股東之間有股東協議,公司與高管或職員之間有勞動合同,公司與銀行之間有資金托管協議,等等。這些協議簽訂后,公司成立了,成為一個法人,以后做生意,法人出面就行,再也不用每個股東或者高管出面簽訂合同了,一個合同的集合,省去了千千萬萬份合同,大大提高了效率。

現實中,公司是一個工具,是整合人力、物力、財力、知識產權、信息等各種資源的工具,是人們追逐財富夢想的工具。

公司的特征,不同學者有不同的表述,在我看來,公司有三個最本質的特征:

1、公司的營利性

公司以營利為目的,這一點使公司不同于其他組織。公司不是慈善組織,不是以公益為目的的社會組織,公司必須想辦法賺錢。換個角度說,股東也好,公司也好,追求利潤最大化,天經地義。常常有股東批評別的股東,說把錢看得太重,不看重錢投資公司干什么?

公司不是政府組織,不是慈善組織,社會公益不是公司的主要職能。過去的國有企業(yè),托兒所,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甚至公安,醫(yī)院,樣樣俱全,這叫企業(yè)辦社會,經實踐證明是沒有效率的。牟其中的公司,一會兒要炸平黃土高原,讓水土不再流失,從而把塞北變江南,一會兒要把喜馬拉雅山炸一個大洞,讓印度洋的暖濕空氣溫暖我國西北部,變戈壁為良田,都是忘記了公司的本質,最后自己也玩進去了,現在還在武漢監(jiān)獄里看報紙,跑步,寫文章。

公司不是江湖幫會,幫會以義氣為重,仗義疏財是幫會的價值觀。公司以盈利為榮,在合法的情況下,通過組織運作追求利潤最大化,是公司的天職。

公司不是政黨,不是救世主,不必心懷天下蒼生。過于空洞而不切實際的政治口號,盡管往往穿著企業(yè)文化的外衣,都是不可取的。

2、公司的法人獨立性

法人獨立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法人人格獨立,而是法人財產獨立。

人格獨立,是說公司可以以自己而不是股東的名義獨立對外簽訂合同,公司有自己的人格權,包括字號,榮譽,等等。

財產獨立,不單是指公司的財產獨立于其他主體,其他組織或個人不得侵犯,更是指公司的財產獨立于它的股東。股東一旦把自己的錢投入到公司,就喪失了對這部分財產的所有權,而換回公司一部分股權。股東不得再對這一筆錢的支配指手畫腳,未經法定程序(例如分紅或者分配剩余財產),股東不得把公司的財產據為己有。這就是為什么有些股東,自己要買房,把公司的錢拿去就用,等到被追究職務侵占罪要坐牢時,張大了嘴——公司是我們家開的,我和我老婆是股東,占全部股份,拿自己的錢還犯罪?對不起,這就是犯罪,之所以不這樣認為,只不過是你沒有搞清楚公司的本質。

3、股東出資以外再無責任

這一條,常常被表述為股東以出資為限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以區(qū)別其他經營主體(如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yè)、個人合伙企業(yè))投資人承擔的無限責任。其實,股東只有出資的責任,出資之后,再無責任。公司對外負債,不論多少,與股東無關。如果股東沒有如實繳納出資,承擔的是對公司的資本補足責任,或者對其他股東的違約責任。對公司的對外責任,股東無責任。

公司之所以叫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這里的“有限”,還有一層意思,是說公司對外以資產為限承擔有限責任。其實這叫無限責任,因為公司要盡自己的所有資產償還外債,直至破產清算(類似于自然人死亡)。如果欠債一時還不起,只要不破產,這個債就一直存在,公司哪天有錢哪天還。這跟自然人的無限責任一模一樣。

歸納起來講,公司股東對公司除出資外再無責任,公司對外承擔無限責任。當然,幾百年來,人們一直習慣表述為股東以出資為限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以資產為限對外承擔有限責任,也可以,我們知道怎么回事兒就行了。

現實中,不少人對此沒有認識,常犯錯誤。欠他錢的公司都已經垮了,他不著急,說沒事兒,他們老板有的是錢。除非老板自愿,或者你拿著刀去砍,你要通過司法程序讓老板(其實是公司的股東身份加管理者身份)替公司償債,比登天還難。揭開公司的面紗,讓股東或實際控制人承擔無限責任或連帶責任,現實中比登天還難。

此外,我國公司分兩種形式,一種是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有限公司),一種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股份公司),本書主要討論有限責任公司。相比于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具有人合性和封閉性。也就是說,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合作,除了資金的組合以外,還有人的組合問題。公司股東往往要參加公司經營管理,股東之間是否認同,是否能夠合作,對公司發(fā)展至關重要。相應地,兩種公司的股東會等治理機構的運行,股東的權利義務,公司增資擴股,股東股權轉讓等,公司法都做了不同的規(guī)定。

股權與公司治理問題是企業(yè)心臟病

如前所述,公司是我們每個人通往財富之路的最好的工具,但是創(chuàng)辦公司,當股東,又有很多的麻煩和風險。

我常講,股權問題,公司治理問題,是企業(yè)的心臟病,你必須重視。企業(yè)其他問題,比如市場策略不太好,或者產品研發(fā)暫時跟不上,或者產品的質量差一點,甚至組織結構需要調整,企業(yè)制度不夠優(yōu)化,等等,都屬于皮膚病,或者某一方面的功能性疾病,一時三刻不至于致命。而股權和公司治理問題,帶來的往往是股東之間的紛爭,企業(yè)高層之間的紛爭。對于個人,勾心斗角,大打出手,對簿公堂,互相舉報送進監(jiān)獄,甚至黑白兩道,欲置對方死地而后快。

對于企業(yè),輕者影響公司效率和效益,重者出現公司僵局,公司休克甚至死亡。這就是我們經??吹降模髽I(yè)不盈利,關門,盈利了,也是關門,甚至有時候盈利越快、越多,關門越快。什么原因呢?往往是股東矛盾所致。

股東紛爭,公司治理混亂,公司戰(zhàn)略,研發(fā),生產,銷售,組織流程建設等等,統統談不上了。因此我說股權問題是心臟病,是致命的。

多年的經驗告訴我,許多人懂得如何創(chuàng)業(yè),但是大多數人對股權問題知之甚少。因此,得心臟病的企業(yè)很多。人們搞公司,通常直奔項目,關注的,僅僅是產品是否有市場,是否盈利,怎么銷售,等等。而公司的股權結構是否合理,股東之間的權利義務是否平衡,公司權力如何分配、監(jiān)督和制約,等等,考慮的很少。大多數企業(yè)沒有股東協議,甚至連公司章程也只是為了進行公司登記應付了事。許多時候,恰恰不是因為經營管理問題,而是因為股東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導致公司倒閉。

說到股東矛盾,人們往往認為,我們幾個,都是哥們兒,都是兄弟,肯定沒有問題。這時候你讓他請個專業(yè)人士咨詢一下,花點錢請個顧問搞一下公司設計,他是不愿意的。結果幾千元、幾萬元舍不得花,企業(yè)走一段,出現問題,股東之間出現矛盾和糾紛,幾十萬、幾百萬沒了。原來還是同學、兄弟,準備一起實現偉大的夢想,可是現在夢想沒有實現,還成了仇人。這就是我們常??吹降模案鐐儍菏降暮献?,仇人式的分手?!?/span>

就我自己,這么多年來,參與企業(yè)經營管理也好,做律師也好,做顧問也好,這方面見得實在是太多了。根據我的觀察,民營企業(yè),只要實實在在有兩個以上的股東,出現股東矛盾的概率,基本上是百分之百,所不一樣者,只是矛盾程度可能不同,處理的方式可能不同,對企業(yè)的影響程度不各有不同。

本章將揭示有限公司公司股權和公司治理中的常見問題,并且介紹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從而避免股權戰(zhàn)爭,使公司健康發(fā)展,使股東各得其所。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kasajewelry.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yōu)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