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深圳還是有點熱,一天我乘坐公車出去辦事,坐在車廂的倒數(shù)第二排,中途上來一個打扮很精致的中年女士,坐在我前排,當車轉(zhuǎn)彎后,火熱的太陽射進女士的位置,這時,只看到女士迅速的把移到前面一排的窗簾猛地往自己窗口位置拉,正好擋住自己不被陽光曬到,但是,卻發(fā)現(xiàn)前面一排的乘客的窗簾因為卷起來而陽光直射全身,這個過程粗魯而沒有任何的語言交流。
如果換成在國外,后面的乘客發(fā)現(xiàn)自己位置的窗簾移動到前面,想要拉過來時,一定會跟前面的乘客說Excusre me,然后再做自己想做的事。其實這是一件小事,但這卻是我們當今社會很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這絕對能反應出一個民族真正的禮儀素養(yǎng)和心態(tài);古人總是告訴我們:“事雖小,勿擅為”!習慣成自然,所以一個社會文明的進步,在于所有公民的思想真正進步;于是有人會反駁,中國5千年古文明,難道我們今天還不文明嗎?我只能說,中國是有很多很好很好的傳統(tǒng)文化,但到今天,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我們每天都是為了怎樣考上第一,怎樣考上重點中學、重點大學,所以就有了70、80年代的口頭禪:“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種思想的引導下,我們這一代,我們下一代都沒有去更多的關(guān)注為人處世的禮儀禮數(shù),因為很多人會認為,我們禮儀再好,賺不到錢一切都是空談,于是拜金主義盛行。
時代在變,社會環(huán)境在變,當更多的國人走出國門,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有錢了,但是得不到尊重,我們開始反思,我們哪里出了問題,于是花更多的錢去包裝自己,就像這次在公交車上遇到的大姐,儀表“端莊”,但行為魯莽,不是我們不知道,也不是做不到,而是我們從小沒有把禮儀養(yǎng)成一種習慣、當成一種很重要的事情去對待,所以我們沒有意識到這是不對的。
真心希望,我們開始為我們的下一代做一個好的榜樣,因為中國真正的“復興”需要靠“文化的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