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沖
“你 們以色列人很愛國,可你們有沒有像天安門廣場那樣升旗的地方?”
在地中海畔的一家風味餐廳,來自中國的客人們,拋給了以色列外交部負責中國事務的柯楷儀這么一個問題。
“沒有,我們以色列人的愛國,在心里,”這位以色列的中國通笑著回答。
什么是以色列愛國精神的秘密?
我嘗試發(fā)現以色列的秘密。嘗試發(fā)現它被強敵包圍而不倒的秘密,嘗試發(fā)現它躋身發(fā)達國家的秘密,嘗試發(fā)現它永葆創(chuàng)新精神、屢獲諾貝爾獎的秘密。
2005年我受邀訪問以色列一周,2014年11月又參加鳳凰名博走進以色列活動,再次對這個國家進行了零距離接觸。
人類總是面臨悖論:你能發(fā)現的秘密就不是秘密,真正的秘密永遠沉睡在地下。關于以色列的秘密,只能是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說以色列是個成功的國家,應該不會有太多反對之聲。
這個1948年建國的年輕國家剛宣布成立,就迎來7個國家的聯手打擊,但它沒有潰敗,而是在四面樹敵的環(huán)境下生存下來,并且越活越好。無論是內部的民主體制、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還是文化上的活躍以及科技領域的創(chuàng)新,都是中東地區(qū)乃至世界范圍內的典范。更重要的是,這個國家清潔工的工資,和總理的工資也相差不大,是貧富差距相對較小的國家。
與之相對,那些政治上獨裁、經濟上窘迫、文化上專制的國家,就是失敗國家。我覺得,失敗的國家都是一樣的,而成功的國家各有各的成功之道。
那么,以色列的成功之道是什么呢?回答這個問題,我想先從幾個細節(jié)說起。
第一個細節(jié),是以色列滿大街都是拿槍的士兵。那不是玩具,而是真槍實彈。我特別擔心地問以色列外交部的朋友,你們就不擔心他們走火嗎?朋友回答說,槍是以色列士兵的一部分,他們隨時準備戰(zhàn)斗。即便是高級領導人的會議,士兵也可以帶著槍參加,他們領導不擔心走火或暗殺,因為在以色列人看來,你如果連自己的士兵都不信任,還能信任誰呢?
第二個細節(jié),是以色列新聞官的一句話。今年三月我去以色列大使館見以色列新聞官,談組織中國學者去以色列的活動。按照合作的傳統(tǒng),我把活動背景、意義、效果都講述了一番。最后,新聞官問我,是你帶隊去嗎?我說,是我。他接著說,你去就成,我信任你。新聞官這么說,是基于對我個人的了解,是對我和以色列這個國家的友誼的認可,令我感動。
2015年1月6日,以色列士兵身穿單薄軍服,在特拉維夫北部海岸城鎮(zhèn)內坦亞執(zhí)行冬季軍事演習。
第三個細節(jié),是耶路撒冷酒店的雨傘。我住在耶路撒冷的瑪米拉酒店(Mamilla Hotel)里,那里正好趕上雨季,導游讓我們出門隨手拿把傘。這個拿傘的瞬間沒有前臺來問,也沒有保安上來讓我們留下護照做抵押。
這三個細節(jié),所體現的是信任。第一個細節(jié),是對自己人的信任;第二個細節(jié),是對自己朋友的信任;第三個細節(jié),是對陌生人的信任。
信任自己人,就會讓內部減少摩擦,遇到危機可以迅速團結起來,迸發(fā)出巨大的力量;信任朋友,會讓更多人喜歡這個國家,愿意公正、客觀的評價這個國家,從傳播的角度,這比自己宣揚自己效果更好;信任陌生人,會讓社會的運行少一些防范和猜忌,在做事的時候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任當然會有不良后果,奠定巴以和平的以色列前總理拉賓,就是在大眾集會上被自己人開槍打死,而不是被巴勒斯坦人開槍打死。這就是信任自己人付出的代價。但這沒有讓以色列疑神疑鬼,對自己人也不信任。
信任對于社會發(fā)展的促進作用,法國政治家、學者阿蘭?佩雷菲特在《信任社會》一書中有精彩的描述。他說,信任社會是一種擴張的“共贏”社會,這是一種團結互助、共同計劃、開放、交換和交流的社會;而不信任的社會,便是疑忌社會。疑忌社會是畏首畏尾、“贏輸不共”的社會,這種社會的共同生活是一種“零和博弈”甚至“負和博弈”;傾向社會忌妒和自我封閉,盛行侵犯他人權利和相互監(jiān)視。
按照這個定義,以色列毫無疑問是信任社會,而信任是它面對強敵屹立不倒的秘訣之一。
趙本山賣拐,讓“大忽悠”這詞兒進入千家萬戶。本山大叔的拐杖,忽悠人的要點在于讓不能走路的殘疾人士站起來。這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以色列變成了現實。
2014年11月29日,我參加“鳳凰名博走進以色列”活動,在特拉維夫與Step of Mind公司的科學家聊天,了解了一下“賣拐”這件事。他們做的不是本山大叔的拐杖,而是一雙帶有芯片和傳感器的鞋子。
腦癱患者、中風患者不能走路,并不是因為腿壞了,而是腦部負責運動的區(qū)域受到了損傷。這種讓中風、腦癱患者康復的鞋子,會根據實地情況向大腦傳遞信號,刺激大腦,從而達到修復受損大腦的效果,讓人恢復行走能力。用專業(yè)術語來說,是科學家在混沌理論的基礎上,通過開發(fā)這款改進運動機能的產品,指導人類大腦如何邁出正確的步伐。
像這樣的發(fā)明,在以色列創(chuàng)新界只是冰山之一角。中國人所熟悉的QQ,原型是以色列人發(fā)明的即時通訊軟件ICQ,小馬哥給拷貝過來,成就了如今財大氣粗的企鵝帝國。英特爾的雙核芯片也是以色列的研究團隊設計開發(fā)出來的。
不僅如此,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里,以色列的公司數量最多,多到是歐洲、日本、中國、韓國和印度的總和。當然,中國的概念股大多是以某某群島身份上市的,沒有統(tǒng)計為中國公司,這需要注意。
2011年10月5日,以色列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丹尼爾·舍特曼在海法理工學院做實驗。他于1982年發(fā)現了準晶體,從根本上改變了化學家們看待固體物質的方式。
訪問了以色列理工學院、赫茲利亞跨學科研究中心以及幾家以色列創(chuàng)新企業(yè)后,我得出了以色列創(chuàng)新能力之所以如此強的原因。
當然,大家首先會認為創(chuàng)新能力強來自于猶太人的基因,然而再好的基因也需要教育。教育不是比拼哪個學生的分數高,而是教會孩子獨立思考。以色列的教育做的就是這件事。從小學起,以色列孩子就挑戰(zhàn)權威,不停地問問題;長大后更是充滿挑戰(zhàn)權威的精神,所以當以色列的老師很難。不過當以色列人的領導更難,因為你不能靠權勢來發(fā)布命令,而是需要通過辯論來讓手下人信服。這種不服從權威的思辨,俗語稱之為“兩個猶太人有三個觀點”。
其次,以色列的文化適合創(chuàng)新。這個國家的人不把失敗看得很重,創(chuàng)立一家公司失敗了,可以再創(chuàng)建一家,社會對失敗的寬容度很高。因此,以色列的年輕人有個點子就開始干,不會瞻前顧后不敢動手。當然,失敗也會付出代價,比如失去財產,老婆和你離婚,但以色列人沒有社會壓力,不會像日本人那樣破產了就剖腹自殺。
再次,以色列有完善的社會環(huán)境鼓勵創(chuàng)業(yè)。風投從財務方面提供支持,政府從政策法規(guī)方面提供幫助,比如設立孵化器等。以色列是個小國,做一件事很容易通過朋友找朋友,找到需要的幫助,這對于創(chuàng)新也是利好消息。
另外,以色列尊重知識產權,科學家的專利可以占25%的股份,不用擔心自己的成果被竊取。
還有一個特殊原因也不可忽視,那就是以色列全民皆兵。以色列法律規(guī)定,無論男孩女孩,年滿18歲都要入伍,男孩3年,女孩兩年。在軍隊服役的時間里,由于以色列生存環(huán)境險惡,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大家學會了團隊配合;一部分士兵被提升為指揮官,從而學會了管理技能,對于創(chuàng)業(yè)大有裨益。
打開世界地圖,如果不細心察看,很難找到以色列的所在。這個人口700萬、實際控制2.5萬平方公里土地(比北京市略大)的國家,半個多世紀以來面對10倍于己的敵人,歷經5次中東戰(zhàn)爭而不倒,堪稱奇跡。
軍事的強大只是以色列的一個側面。這個資源匱乏的國度,人均GDP超過了2.5萬美元,低于主要發(fā)達國家,處世界第28位。但別忘了,中東多年的不平靜打擊了它的旅游業(yè),為了應對戰(zhàn)爭,它不得不把至少10%的GDP投入到軍隊,考慮到這些因素,這個成績不簡單。
對于以色列的成就,歷史學家、社會學家均有大篇幅的巨著。比如說,軍事方面的強大離不開美國的支持,這個以色列人自己也承認;再比如說,以色列在教育上的投入使其人民素質高,每1萬以色列人當中,就有140名科學家和技術人員,要比美國的80人和日本的75人還多。
2011年4月21日,一名以色列右翼抗議者手持“叛徒,為你感到恥辱”的希伯來文大字報,對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奧茲表示抗議。阿摩司奧茲正偕妻子參加一個由知識分子和藝術家組織的支持建立巴勒斯坦國的集會。
人口的高素質得益于教育,也和民族傳統(tǒng)息息相關。以色列是猶太人在散居世界各地2000多年后建立起的國家。社會科學的大師馬克思、自然科學的泰斗愛因斯坦,以及心理學的鼻祖弗洛伊德等大名鼎鼎的人士,都是猶太人。有個令人咋舌的統(tǒng)計數據:從1901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獎到2001年的100年間,在總共680名獲獎者中,猶太人或具有猶太血統(tǒng)者共有138人,占了五分之一;而猶太人占全世界人口的比例,不過是五百分之一。
超級大國的援助加上國民的高素質,構成了以色列在強敵環(huán)伺的中東立足的重要原因。但這不是全部,這個弱小民族強大的背后一定有著一個“超級秘密”。多年苦思不解,我在碰到阿摩司?奧茲后才恍然大悟,原來秘密是如此簡單。
阿摩司?奧茲是當今以色列文壇最杰出的作家。他除了寫小說,還積極投身政治活動,組織了著名的“現在和平”運動,主張巴以和平,并時常在報紙上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提出反對政府決策的主張。不久前,他收到總理府的來電,說總理讀了他的文章,邀請他一起喝咖啡,交流意見。
“我去了,和奧爾默特總理喝咖啡,聊了一個半小時,結果呢,我們誰也沒有說服誰?!眾W茲說道。
第二個故事是他打車的經歷。一上車,出租車司機就認出了這位經常上電視發(fā)表見解的學者,對他說:“我讀過你的書,但是我不同意你的觀點?!比缓?,這位司機先生滔滔不絕地陳述自己的觀點,奧茲先生只有聽的份兒。
學者見總理,激辯一番揚長而去;出租車司機見到學者,不是崇拜,而是亮出自己的觀點。從司機、學者到總理,以平等的態(tài)度討論、交流,這就是發(fā)生在以色列的真實故事。用奧茲先生自己的話說就是:“我來告訴你吧,以色列強大的秘密就是懷疑和辯論?!?/span>
以色列俗話說,“兩個猶太人有三個腦袋”。在這個國家,每個人都在思考,個體之間觀點強烈碰撞,再借助發(fā)達的媒體,各種思想都可以傳播,于是整個社會在不斷修正中平穩(wěn)前行。正因為如此,當以色列總理實在是難,因為每個人都可以侃侃而談,認為自己比總理更聰明;正因為如此,才有面對和平進程的進一步、退兩步。
懷疑和辯論有時候意味著內耗,極端的例子就是拉賓總理的遇刺。對此,奧茲先生認為這是必要的代價。有了這些痛苦的內耗,未來的路才更平穩(wěn)。
王沖,專欄作家,著有《差距》、《選票的背后》、新著《第五次變革:中美第四權力背后的較量》即將出版。微信公眾訂閱號:worldcomment 歡迎訂閱。
告訴你一個真正的秘密:以色列強大的真正秘密在一本全世界發(fā)行量最大的書——《圣經》里面記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