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開了家小店,開始時生意蕭條,后來他經(jīng)過精心計算做出決定,只要顧客拿出一美元,便可以購買店里的任意一件商品,由此吸引了大批顧客,銷量很快超過了附近幾家大的百貨公司。后來他改行經(jīng)營綢布店,又在經(jīng)營方式上出新,決定凡在該店購買10美元商品,可獲贈白券一張,積5張白券可兌換藍券一張,積5張藍券可兌換紅券一張,一張紅券可以任意挑選店中的一件商品。
“卡爾銷售術”在中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現(xiàn)在很多城市都有1元店、2元店或9.9元店等。
5、限客進門
意大利的菲爾?勞倫斯開辦一家七歲兒童商店,經(jīng)營的商品全是七歲左右兒童吃穿看玩的用品。商店規(guī)定,進店的顧客必須是七歲的兒童,大人進店必須有七歲兒童陪伴,否則謝絕入內(nèi)。商店的這一招不僅沒有減少生意,反而有效地吸引了顧客。
后來,菲爾又開設了20多家類似的商店,如新婚青年商店、老年人商店、孕婦商店、婦女商店等等。婦女商店,謝絕男顧客入內(nèi),不少過路女性很感興趣,就會進店選購。戴眼鏡商店只接待戴眼鏡的顧客,其他人只能望門興嘆。
有時候限制顧客的做法,反而會激起顧客的好奇心和購買欲。
6、“垃圾”信
美國很多人經(jīng)常能收到一些印有“重要!”或“緊急,請馬上回信!”等字樣的信件。這些看似重要的信件只是推銷產(chǎn)品的廣告和訂單,因此很多人稱其為“垃圾信”。為了能引起消費者和讀者的注意,發(fā)信者別出心裁,信的形式設計精致,有些信甚至冒充“官方通知”,還有的信竟然是從“聯(lián)邦調查局”寄出來的,但你很快就會在下面發(fā)現(xiàn)一行小字:“領取現(xiàn)金或獎品通知”,信封里面是“邀請函、優(yōu)惠憑證”等,有的憑信件可買到優(yōu)惠商品。雖然是垃圾信,但其創(chuàng)意有時候讓人難以拒絕。
這種營銷就是強迫式營銷,這在中國也并不罕見,比如“收禮只收腦白金”等等。
7、化整為零
1945年,德國戰(zhàn)敗,德國被盟軍占領。一個德國年輕人想賣收音機,可在聯(lián)軍占領下的德國已禁止制造收音機,賣收音機也是違法的。后來這位年輕人將組合收音機的所有零件全部準備好,一盒一盒以玩具賣出,讓顧客動手組裝。這一做法一年內(nèi)賣掉了數(shù)十萬個收音機,他后來成立了一家電子公司,很快成為德國最大的電子公司。
有時候,我們要挖掘產(chǎn)品的“其他”價值,當我們從這一角度不好賣商品的時候,可以從另一種角度銷售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