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濤:商業(yè)模式(資源-權利-資本-技術)
中國傳統(tǒng)社會是資源與權利的結合。在中國讀大學實質上是一種獲得權利的準備,成為身份,到清華或者到北大的區(qū)別就是身份不同。當你缺少某種身份時,你的能力是沒用的。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里,人的權利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獲得權利,一種是為權利服務。
中國的社會因為長期缺少資本與技術,中國的獲得資源的唯一途徑的就是權利。從管理學上講,勤勞也是不能成功的,因為勤勞主要是開發(fā)自身的資源。中國的社會其實正在從權利向資本過度,所以權利與資本的關系,權利與資本的矛盾變得尤為重要。權利的重要性變低了,私有化的出現(xiàn)實質上是約束權利的。
傳統(tǒng)的社會是圍繞資源來的,第一步是通過權利獲得資源,第二種是通過資本獲得資源,第三種是通過技術獲得資源,因此可以把項目分成五類,第一類是由權利與資源的結合形成的項目,叫純關系項目;第二類就是權利、資本與資源的結合所形成的項目;第三類就是權利、資本、技術和資源全結合起來形成的項目,還有兩類叫純資本類項目、純技術類項目。
這三個結合起來就是中國當今社會最好的項目,今后好的項目一定是這三個結合起來干,那么有沒有這樣的項目呢?有,像小吳你們就是這樣的項目,你們這樣的項目你要想做到好的話,你們依托于什么?就是實際上是通過對這個時代機會的一個把握權利、資本、技術與資源的結合是當今最好的項目,如呵呵嘿服飾,如今的企業(yè)競爭已經(jīng)進入量競爭的時代。所以你看這個詞,知名度這個詞它指的是什么?它指的是一種量。而且請大家記住,企業(yè)發(fā)展它的有關個奇怪想象是什么呢?就是說你發(fā)現(xiàn)它早期特別難,等你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會產(chǎn)生一個叫黑洞效應,就是它會自動把合作資源吸引過來。
當然,如果是純技術型公司可不可以?也可以。純技術型公司大家注意,這里面有一個,比如像美國的很多公司都是純技術公司,但是你們注意,這種純技術公司他不用權力,但是他一定會關心資源。比如像比爾蓋茨這樣的公司,像扎克伯格這樣的公司,扎克伯格和比爾蓋茨因為都是美國的哈佛畢業(yè)的,就是他有一種超越權力的資源獲取方式。
這個技術包括什么呢?包括產(chǎn)品的制造技術,包括商業(yè)模式的管理技術,商業(yè)模式不是一種簡單的管理,也不是一種銷售方式,它是代表著一種時代的新型的一種方式,所以你有了它以后你反過來能吸引它。這兩個東西到了一定程度,它就會主動找它。
所以和官員打交道大家一定要記住,中國文化里邊有一個詞,第一個叫來歷,一個叫來頭,第三個叫來勢。大家要把這三個詞記下來。
第一個叫來歷。什么叫來歷?就是你自己。比如說別人一般見了面會問他的來歷,就是你的背景是什么?這個會跟個人有關。來頭指的是什么?就是你自己不行,但是有人介紹你。比如說我現(xiàn)在我要到太原去,那么比如說哪一個部長打電話給遼寧的某一個省長,說李老師要去你縣,這叫來頭。什么叫來勢呢?就是我去的時候幾個人陪著我。所以做人要記住三種情況,第一個是要有來歷,來歷就是你自己是什么樣的人,所以這個事要靠自己努力,你爹是誰?你在哪讀的書,所以做人要有來歷。
第二,辦大事一定要有來頭,得找個人打個招呼,所以這就叫模式。記住,這就叫模式,模式就是這么來的。所以要想做事做成,三步都不能缺。第一個是要有來歷,第二是要有來頭,所以平時大家就要學會去打造自己,什么叫來歷?就是你,比如說平時你看王林,就是見了一個人照一張相,這個相就叫來歷,所以說你現(xiàn)在在網(wǎng)上要打造這個東西,所以大家辦事不要硬闖,要有來頭,什么來頭?就是得找個人打個招呼。比如說有些飯局要出現(xiàn),出現(xiàn)了以后吃完飯有下次,你到那邊辦事,那就說大哥我要到那邊辦個事,你看你有沒有時間,說有你給我打個招呼,去了,這就叫有來頭。
第三個就是去的時候不能一個人去,要邊上帶著幾個人,這就叫來勢,所以有個詞叫來勢洶洶。但是好多人,黑社會他只學會來勢洶洶,但是黑社會它沒有來頭,但是它來歷不明。
權利的最大作用是掠奪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