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大家對引導式培訓師的理解不一,在引導技術火了之后,趁機宣稱自己是引導式培訓師的也不少,到底引導式培訓師的標準是什么?引導式培訓師必須學習引導技術嗎?引導式培訓師完全不用理會引導技術嗎?俺繼續(xù)試著澄清這些想法,供大家參考。
一、引導式培訓師的參考概念
培訓師:傳授他人知識、教授其技能和影響其態(tài)度的從業(yè)人員,在某一領域擁有專業(yè)知識或技能并能夠清晰地向受眾傳遞是其從業(yè)的必備條件。
引導師:致力推動參與者群策群力解決某一現(xiàn)實問題,并在過程中更多借助發(fā)問而非告知的方式推進日程的專業(yè)人員,他(她)們相信參與者的群體智慧,并借助結構化的流程、規(guī)則或工具等激發(fā)其智慧,以達成目標。
引導式培訓師:課堂由老師主導設計和推進并堅持以學員為中心,區(qū)別于以往的填鴨式教學或分享式授課,采用符合成人學習規(guī)律的支持學員習得(學會)技術的培訓師。
在技能層面,引導式培訓師經(jīng)常使用按照庫伯學習圈或五星教學法等教學方法,讓學員展示已有技能,并促使其反思和發(fā)現(xiàn)差距,然后再學習和演練新的技能,最終掌握某項技能。
在態(tài)度層面,引導式培訓師采用體驗性教學方法,借助視覺化、游戲、戲劇、隱喻等方式引導學員自我反思、相互交流并自覺發(fā)生改變,過程中老師扮演引導和催化的角色。
二、培訓師必須學習引導技術嗎?
講師這一角色會持續(xù)存在,扮演的更多是分享的角色,所以如果選擇繼續(xù)做講師,請務必確保您研究的領域足夠新鮮、足夠吸引人,或者您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具有足夠的指導性,還有您的演繹方式足夠PK過在線視頻,或者您足夠出名。講師這一角色,將更多地由管理者去兼職,或者經(jīng)驗豐富的管理人員兼職。
如果不滿足于講師這一角色,您想做一名真正的培訓師,想去影響學員,那就多研究研究你的學員,了解他們如何學習,如何才能支持他們的學習,如何去影響他們的習得過程;誠然,如果一堂課還有超過一半的時間是你自己在滔滔不絕、口若懸河,那幾乎百分之百不能讓您的學員的行為發(fā)生改變的,所以最基本的在您的課程里面,削減您講授的內容、精簡您想傳遞的學習要點,增加示范、體驗、練習、提問、反饋等教學活動。
有些培訓師已經(jīng)在堅定地走以學員為中心的培訓路線,他們也沒有系統(tǒng)學習過引導技術,照樣采用誰都不知道叫什么工具的引導方式教學,這樣的老師俺見識過,IBM的老師,但這樣的引導式培訓師不多見,而且這些老師也在學習引導技術,因為引導技術的結構化工具不僅可以讓課程更加容易標準化,也可以改善學員對話的質量和人際連接。
市面上TTT培訓多還是讓人們稱為講師的,教授純正且新鮮的引導式培訓技術2.0的課程還沒有看到。需要澄清的是,我們提及到的引導技術facilitation shills更多給人的印象是引導工具,其實遠遠不止,還包括了引導場域的營造、引導流程的設計、與參與者的良性互動、管理掉隊和沖突、運用基本的管理學和組織心理學知識等等,而這些技術引導式培訓師同樣也需要。
引導技術給引導式培訓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學習的策略和工具,引導的過程是對傳統(tǒng)培訓理念的一次較大的沖擊,不如干脆跨越引導式培訓技術FTT,先學點引導技術,自己按照引導的理念改善自己的課程設計和演繹方式吧。
——引導技術 林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