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性情溫和的老好人,小時候父母工作忙,經常把我寄養(yǎng)在鄰居家。那是一對慈祥善良的老夫妻,她們的孫女小悠姐姐和我是一個學校,所以爺爺總是一手拉著姐姐一手拉著我,把我先接回他們家吃飯。記憶里那段經歷全是溫馨,小屋里總是回蕩著小姐倆的歡聲笑語,奶奶包的韭菜餃子特別香,爺爺?shù)氖钟执笥峙?/span>
直到很多年以后,我在大街上遇到了一位老鄰居,她一下子認出了我,熱心地拉著我寒暄。最后她顫抖地摸著我的臉心疼的說:“我可憐的孩子,那時候,你真苦?!?/span>
這句話就像是打開記憶大門的密鑰暗語?!稗Z”的一聲,我被人推進了一條狹仄幽長滿是飛塵的密道,我遲疑地進去,越走越黑,越走越害怕。突然我聽見深處傳來小孩凄厲的哭喊和求救,她顫抖驚恐的聲音一直在耳邊縈繞。我焦急地四下尋找,終于看到了小小的我蜷縮在走廊的一角,被人高馬大的小悠姐姐用力地踢打撕咬。那個我只知道哭只知道求饒,可我越哭她就越興奮,打得越起勁。
我呆呆地愣在那里,腦子里一片空白。原來我的童年是這樣的,而我自己竟然全然忘記。
后來我搬了家,轉了學,可我依然被欺負。孩子是最敏感聰慧的,他們總能從茫茫人海中追蹤到我眼里閃過的卑微和怯懦,他們看透了我對強權的恐懼有多刻骨銘心。我就像被貼了標簽一樣始終游走在人群的邊緣。
長大以后,成人的世界里少有赤裸直接的碾軋,我們微笑友好,互不干涉??晌疫€是在一種慣性下?lián)@受怕,總是無條件地滿足所有人的要求,害怕看到別人的不滿和失望,到后來就變成了大家眼里最不起眼最不在意的便利貼女孩。
我從來不知道我變成這樣的原因,我以為是天生軟弱,是命中注定。直到這位鄰居的出現(xiàn),才讓我想起了我潛意識里一直故意遺忘的那些黑暗歲月。我不知道我是如何做到的,把所有痛苦和難堪整理打包,丟到記憶最深的黑洞里,然后若無其事地繼續(xù)生活。
和我有著相同經歷的還有作家柏邦妮,記得《奇葩說》有一期辯論小朋友被欺負是打回去還是告老師,其中邦妮講了自己的一段經歷,她含著眼淚說到自己也曾經選擇性地遺忘了在體育課上被男同學欺負的片段,從此之后她驚訝地發(fā)現(xiàn),自己做任何體育鍛煉,都會感到恥辱和羞愧。
我查了很多資料,醫(yī)學上稱對于一些極度痛苦的回憶,如果每次想起都會給精神和肉體帶來折磨,大腦和機體就會對此做出干擾,以免再次產生相同的感受,心理學稱這種現(xiàn)象叫選擇性失憶。
我終于明白長時間以來,我那么卑微地討好每個人的原因,因為我怕再被欺負,我怕噩夢重演,童年的記憶雖然被我刻意的忽略,但那個屈辱的陰影一直如影隨形片刻不離。
我相信有不少人也和我一樣,我們不知道自己性格里的某些偏執(zhí)源于哪里,在成人的世界里我們常能看到許多身體完整性格殘缺的人,因為他們把碎片留在了自己的童年。
我們見過一些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暴戾者,因為他們的童年就是在父母無休止的打斗中度過的,所以他們也會認為辱罵和毆打是正常有效的溝通方式;
我們也見過一些離譜的完美主義者,原來他們從小便不在父母身邊,自認為只有不斷努力不斷進步,才能重新得到父母的關注與疼愛。
還有那些不善言辭的沉默者,常常是親屬代養(yǎng)或寄人籬下,他們生怕別人不開心,不敢表露自己真實的意愿和主張。
還有極度缺失安全感的人、過于焦慮自卑的人、刻薄自私貪婪的人……
所有不完美的性格都帶著深深的童年烙印。我們總是不自覺地將兒時的行為模式帶入成年,并在長大成人后一意孤行地反復重演。
可惜的是,我和邦妮都錯過了解決問題最佳的時機。我們沒有選擇和親人朋友傾訴,緩解壓力尋求幫助,也沒有及時換個環(huán)境轉移情緒。我們繼續(xù)在痛苦中踽踽獨行,熬到大腦和機體忍不住出手,為我們抹去了所有難堪的記憶。
如果此刻,這篇文章也讓你想到了自己不幸的童年,請讓我們都努力釋然。有多少人的童年是完美無暇的呢?這里并不是讓你把自己所有的缺點都歸結到原生家庭的影響,而是希望遇到問題,不要像我一樣掩蓋和逃避,更不要被回憶壓倒,被過去拖累。正視傷痛,才能醫(yī)治傷痛。
無論此刻我們多么步履蹣跚,請一定向光明走去。因為,每個人的命運都在自己的腳下。人生并不僅僅取決于你遇到什么人,更重要的是你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
*作者:米粒,深度(ID:eyes_inSight)專欄作者,中文系畢業(yè),一邊做老師一邊爬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