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師班學習總結
陳英
為期六天的講師班結束了,回顧兩期培訓似乎沒有很深刻的印象,但又似乎有很多很多的收獲,頭緒一時難以理清。在培訓之后的多日,身在異鄉(xiāng),慢慢回憶課程內容,一下子清晰了許多,雖然講義不在手邊,雖然有些還不能消化吸收為己所用,但是,以下幾點卻是更加明確清晰地呈現(xiàn)出來了。
一、講師要說你懂得的和理解的
記得第一次寫教案時,我對于其中兩點內容是沒有完全理解的,如壓力在生理方面如何運行,雖然我對于這個問題非常想弄清楚,甚至為此查閱了大量醫(yī)學和壓力管理方面的書籍,但是都沒有一個明確的講解;于是再次翻看徐老師的壓力管理課程的筆記,雖然講解也還不能讓我完全明白和理解,但發(fā)現(xiàn)較其他書籍算是講的比較詳細的,于是采用了徐老師的內容。不過,在講課時依然感覺并不十分清晰,這個問題就一直讓我耿耿于懷。
在上課期間,徐老師講解教案的編寫時,說到對于自己不明白或說不明白的問題就不講。我突然領悟:作為講師并不是萬能的,世間人事物我不可能全都知道,不清楚或不十分理解的,完全可以坦然接受并承認,執(zhí)著某一點往往會因小失大,或是影響更為重要的事情。講師若過于糾結一處,也許失去的不僅僅是一次講座,而是此后的成長機會。
也由此有另一個領悟。在NLP中有一個前提假設:在系統(tǒng)中往往靈活的部分最能掌控局面。也就是無論做人還是處事,要在堅持原則是基本點的同時,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對于人事物的認識和處理,何嘗不是如此呢?靈活,意味著圓通,意味著似活水滋潤萬物,意味著打開一切可以敞開的溝通渠道,也就意味著在某種閉塞情形下,周邊的人事物很有可能朝著這個方向一起涌來,而重新得以流動,呈現(xiàn)生機。因此,靈活,是生氣勃勃的前提,是充滿無限力量的關鍵所在,也是講師應遵循和堅持的一個法寶。
二、溝通的效果更多的來自于聲音和身體語言
我的一位同事有著一種常人沒有的特長:凡是他說出來的事情,給人的印象特別深。我曾思考過為什么,認為他聲音是其秘密武器:聲音宏亮,中氣十足。如今想來,除此之外,他還有更多的秘密武器:一是他的語調總是上揚的,因此當他匯報工作或講話時,總給人昂揚氣氛,精神為之一振,心情會隨之而振奮。二是他擅長渲染,一件小事從他口里說出來,會讓你感覺非常重要,需要格外重視,不知不覺中就吸引了你的注意力。三是他說話的姿勢,我注意到他每次說話時總是昂首挺胸,從沒見他是低頭或頷首說話,他總是上身挺直、頭微微上揚,說話過程中,神情也隨著他的內容而不斷變化,站著時會加上一些手勢,且手勢大多是向沉著而穩(wěn)重,你看他說話不用聽聲音,就能從中感覺到一股強有力的氣場。
聲音的運用需要經過一定的訓練,我在這一方面是弱項,在學習期間按照老師要求進行了練習,近幾日每天早晚在公園練習腹式呼吸和尋找腦、胸、腹共鳴,有一些收獲,我感覺能夠有一點共鳴,但持續(xù)時間不夠長,聲音還是不能完全出來。如何能做到自如地掌控語音語調,對我來說是未來一段時間里努力的方向。
身體語言的運用更多的是收放自如。在公眾場合我相對比較拘謹,雙手會不自覺地輕輕握著;有時手勢用起來自如了,但雙腳卻好像失去了功能一樣,始終站在一個地方,不能輕松地變換方位、角度等。再就是眼神的運用,更多的是需要豐富眼神的內涵,而不僅僅是單一的柔和。因此,今后努力加強練習的重點在與聲音、身體語言。
三、講師隨身三寶
三個笑話、三個故事、三個游戲,這是講師的隨身法寶。在過去聽老師上課,時常能感覺到老師授課過程中的氣氛十分活躍、輕松,能夠始終專注我們的注意力,以前總認為這就是因為老師課程講的好,如今想來老師行云流水般的講授中運用的故事或游戲或笑話,在有意無意間調動了我們學習的積極性,靈活地將三寶如插花般用在了課堂上。法寶的運用重在活躍氣氛,但又不能脫離主題,同時還要兼顧受眾的身份與環(huán)境,因此,日常積累就顯得格外重要,運用時的因時因地因人的不同靈活呈現(xiàn),則是重中之重,不然可能會適得其反。
四、三三法的運用
這一個原則提醒我,注意主題的提煉,做到既要重點突出,又要簡潔明了,對于任何一個主題或事情,都要善于抓住最重要的點,并找出最有說服力的論據(jù),做到既能說清又能說透,同時言簡意賅。從立論來講是論點論據(jù)的組織,從講課來說,就是課程設計的重點與非重點的掌握。其實三三法的運用同樣利于我們靈活使用教案的內容,根據(jù)時間的長短圍繞主題進行內容取舍,快速地決定講課內容。另一方面三三法也能夠幫助我們理清思路,在短時間里組織起稿件的框架,做到主題鮮明、重點突出、論據(jù)充分,而又不失完整和靈動性。不論是作為講師還是以日常生活工作中,這一辦法將會給予我們極大的幫助。
除此之外,還有講師形象、學員的掌控、環(huán)境的掌控等內容都有所了解,只是在實踐中如何運用則更加重要。
書本學來終覺淺,若將知識用于實際中,除了不斷練習,還是練習、實踐。在我第一次象徐老師那樣站在沒有遮攔的教室里時,我意識到理論知識固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卻是在眾人面前,能夠從容不迫地將你知道的清晰地、有條理地、簡潔地說出來,而要做到這一點,不僅僅是教案要做好,準備工作要做足,還涉及作為一個講師所必須具備的一些基本功,如語音語調、肢體語言、形象等等。所有的這一切都是我將要不斷努力學習、練習和實踐的。
2016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