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管理有兩個盲點:
其一,農(nóng)忙的時候埋頭干活,閑下來再磨刀。
其二,磨刀沒有用,所以干脆不磨了。
先說說第一個盲點:農(nóng)忙的時候埋頭干活,閑下來再磨刀。我是農(nóng)村出來的,記得小時候收割季節(jié),大人們干完了一天的活,馬上回來磨鐮刀,以便第二天收割速度更快一些;或者,第二天一早把鐮刀磨得賊亮,下地干活好更利索。而農(nóng)閑季節(jié),大家的做法是“刀槍入庫”,全身心休息。
農(nóng)民多年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干活的時候,才最需要磨刀。
但是,好多的銷售領導人卻忽略了這一點,他們認為,銷售工作忙的時候,大家電話、拜訪、出差、處理郵件……雜事一大堆,哪有空參加培訓學習?培訓這種東西是好,但必須等空閑一些的時候。
這樣的選擇,相當于農(nóng)閑時磨刀,而在農(nóng)忙時只干活,不磨刀。問題在于,“農(nóng)閑”時你磨刀干什么用?
培訓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那么,在什么時間段銷售人員遇到的問題最多?一定跟客戶的時候、推動需求的時候、爭取訂單的時候。大家業(yè)務多的時候,問題也多,此時,馬上學習,馬上充電,馬上解決問題,馬上見效果。
相反,如果空閑下來了,時間是有了,但學習與實際工作存在一個“時差”,學到的東西不能馬上用;甚至因為時間長了,老不用,反而忘了。
所以,業(yè)務忙的時候學習,雖然時間顯得緊一些,但能解決實際問題;而空閑的時候學習,雖然時間沒問題,但效果卻差一截。
第二個盲點:磨刀沒有用,所以干脆不磨了。這個問題比較復雜,對農(nóng)民來講,干活必須磨刀,這是沒得講的。但銷售是不是也這樣?大家的看法分歧很大。有些人認為培訓是有價值的,因為他們體驗了學習的樂趣,收獲了具體的成果;有些人認為培訓意義不大,因為他們參加過培訓,但好象沒有學到什么。那么,真正的問題應該是,培訓產(chǎn)品好不好?能不能教你實際的東西。
打個比方,有些培訓只是把刀磨亮了,卻沒有把刀刃磨鋒利!而有些培訓直接磨刀鋒。企業(yè)和銷售團隊要的培訓是什么?不言而喻,一定是能解決問題、真正教授技能的、而且是有助于訂單收獲的課程。
從專業(yè)的角度講,培訓課程的選擇,首先是課程方案和老師。有些課程設計得很花哨,老師也很會搞笑,但聽完了,一笑了之,除此之外,啥也沒有。有些課程則一看就很實用,能解決實際問題,但形式未必見得多好。事實總是有正反兩面,這是常理。
要干活,總得磨刀。沒有鋒利的砍柴刀,怎么能夠比別人收獲更多,這一點無用置疑。什么時候磨刀?農(nóng)民幾千年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忙的時候磨刀才有意義,因為那樣才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