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不是萬能藥
跳槽不是萬能藥
工作出現(xiàn)"七年之癢",怎么辦?有人打算跳槽、考研、讀MBA、做自由職業(yè)者、出國、辭職休息,等等。事實證明,跳槽是很多人擺脫厭倦最常用的辦法。
出現(xiàn)工作的"七年之癢",關鍵是要動起來,積極尋求解決之道,但選擇跳槽并非萬能藥。對于這樣一個機會無限的商業(yè)時代,跳槽無疑是件極其正常的事,它也是人們尋求最佳發(fā)展舞臺最有效的途徑。但是,跳槽是有前提的,而且需要把握一個度。
就像前面那位楊秘書所說,職業(yè)錯位時就必須及時換工作--適合與人打交道跑業(yè)務的,卻被安排埋頭于辦公室;適合當作家的,卻被派遣到市場一線去做銷售。這就是典型的大材小用,暴殄天物。
出現(xiàn)這種情況,就應該果敢地換工作,去做自己真正適合的。但是,頻繁地換工作并不是一件好事,只會對自己的發(fā)展造成消極的影響。
事實上,再令人激動的工作,本質(zhì)上都是一樣的--很多時候不是工作造就了人,而是人造就了自己的工作,關鍵問題不是換不換工作,而是如何拓展你的事業(yè)。因為一個人可以把事情越做越大,也可以越做越窄。所以說,換工作并不是解決問題的萬能藥,而積極行動起來,努力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充實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關鍵的。
每個人的問題因人而異,不可一概而論,但對于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卻有著同樣的主動與被動之分。有的人,當工作出現(xiàn)問題時,他會主動尋求解決的途徑和方法;而有的人呢,面對問題,卻被動地選擇了逃避。
譬如說,有的人明明很努力,卻老是得不到老板的器重;明明覺得這樣對自己的發(fā)展很不利,但他卻只知道怨天尤人,而不敢主動去與老板溝通。殊不知,逃避是躲不過的,越是害怕的事情,越要主動去面對解決,因為很多的時候,越是你害怕的事情,往往越是制約你發(fā)展的瓶頸。
工作之癢雖然人人都會遭遇,但有的人卻認為是極其自然的現(xiàn)象,沒有那種受害的感覺。因為他們懂得主動去調(diào)節(jié)自己,因而很容易挨過"發(fā)癢期"。
一位有過20多年從醫(yī)經(jīng)驗的醫(yī)生曾經(jīng)說過:"疲憊、厭倦,誰都會有,這是很正常的情緒,關鍵要善于主動采取辦法解決,而不是稍不如意就想到換工作。我當醫(yī)生已經(jīng)20多年了,有過疲倦,但沒有想過換行。從決定學醫(yī)的那一刻起我就打算干一輩子醫(yī)生。別人可能因為對一種工作厭倦了就去干另一種工作,醫(yī)生卻很少有人這樣。"
觀念決定出路。有時候,我們之所以陷入死胡同,就是不懂得換個思維去看問題。如果站在對立的角度看問題,就會看到事情的實質(zhì),也就更為客觀。有這樣一個在職場中廣為流傳的故事:
甲對乙說:"我要離開這個公司,我恨這個公司!"
乙建議道:"我舉雙手贊成。不過,你現(xiàn)在離開,還不是最好的時機。"
甲問:"為什么???"
乙說:"如果你現(xiàn)在走,公司的損失并不大。你應該趁著還在公司的時候,拼命去為自己拉一些客戶,成為公司獨當一面的人物,然后帶著這些客戶突然離開公司,這樣公司才會受到重大損失,陷入被動之中。"
甲覺得乙說的非常在理,于是開始努力工作。事遂所愿,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后,他有了許多忠實的客戶。
再見面時,乙問甲:"現(xiàn)在是時機了,要跳趕快行動哦!"
甲淡然笑道:"老總跟我長談過,準備升我做總經(jīng)理助理,我暫時沒有離開的打算了。"
其實這也正是乙的初衷。
站在員工的角度,我們常常不問自己到底付出了多少,只問回報,稍不如自己的意,就心生埋怨,產(chǎn)生換工作的想法。而站在老板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如果你不先付出,不先表現(xiàn)出自己的工作能力,他怎么會器重你呢?
因此,如果你是一個不受老板重視的員工,最好的解決辦法不是換工作,而是雙管齊下:一方面調(diào)節(jié)好心態(tài),換個角度來看問題;另一方面,適度"充電"很必要,利用下班時間學點自己感興趣和有用的知識技能,為自己進一步發(fā)展奠定基礎。
工作出現(xiàn)"七年之癢"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癢"視若無睹,選擇逃避的態(tài)度,或者干脆把跳槽當做救命稻草。殊不知,如果不改變自己的思維,不從根本上增強自己的能力,換工作只能陷入新一輪的郁悶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