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35:提問和回答
提問和回答
適用于
學習方法類型
●適應者(感覺/行動)
行政要求 ●中
技術要求●中
人際關系●中
學員參與風險●中
學員規(guī)?!?/span>任何
小組規(guī)?!?/span>隨意
可對比于
●頭腦風暴法
●對話
準備
●學員們有興趣并樂于挑戰(zhàn)
其他要求
時間:不一定
空間:無特殊要求
設備:不一定(或許需要一本便箋紙和投影儀)
行動
●領導者概括培訓內(nèi)容,主要通過向學員提問的方式。也可以反過來,即學員向培訓班領導者提問或者他們之間互相提問。 運用于
利
●非正式的
●最少量的準備時間
●那些選擇參加的人積極主動。
弊
●缺乏體系結構性,可能導致低效率,或者容易挫傷學員。
●一些學員或許會選擇消極旁聽。
例
●培訓班領導者首先提問學員,讓他們說出他們認為最有用的溝通技巧的名稱,以及之所以認為它最有效的原因。 表3-36:小測驗
小測驗
適用于
學習方法類型
●消化者(思考/觀察)
行政要求 ●高
技術要求●中
人際關系●中
學員參與風險●中
學員規(guī)?!?/span>1~40人
小組規(guī)模●1人
可對比于
●實習
●提問和回答
準備
●測驗題目必須提前準備好。檢查各種反應的迅速方法。
其他要求
時間:討論結果的時間
空間:無特殊要求
設備:無特殊要求
行動
●一種檢查學員知識的方法,同時也是一種讓他們踐行一種技能的方法。它往往要求讓學員完成一份問卷或試卷。
●可以是筆試,也可以是口試。
運用于
●自我評估
●復習
利
●迅速
●有助于集中學習
弊
●如果不能充分涵蓋所學內(nèi)容,將弱化其作用。
●一些學員對任何類似考試的事情都有一定的行為焦慮。
例
●學生們通過完成其學習指南手冊里的自我測試題,來評估他們自己的知識。
表3-37:閱讀
閱讀
適用于
學習方法類型
●消化者(思考/觀察)
行政要求 ●高
技術要求●高
人際關系●高
學員參與風險●低
學員規(guī)?!?/span>任何
小組規(guī)模●1人
可對比于
●學習指導
●反思
準備
●選擇好高質(zhì)量的、相關的論文或書籍,以備閱讀。
●確保能動員學員去做布置下去的閱讀作業(yè)。
其他要求
時間:不一定
空間:私人空間,以便能用各人自己的速度閱讀和思考
設備:無特殊要求
行動
●給學員布置待閱讀的資料(如選定的論文或書籍)
運用于
●讓學員深層思考和檢驗理論
●進行研究
利
●便宜
●自我把握進度
弊
●消極
●回報率可能較低
●某些人討厭閱讀。他們有可能不做布置的作業(yè)
例
●向學員提供關于一個主題或理論的額外背景資料。
表3-38:反思
反思
適用于
學習方法類型
●消化者(思考/觀察)
行政要求 ●低
技術要求●低
人際關系●高
學員參與風險●低
學員規(guī)?!?/span>任何
小組規(guī)模●1人
可對比于
●指導下的想像
●閱讀
準備
●動員學員學習,并樂于挑戰(zhàn)他們自己的假定(即進行雙向式學習)。
其他要求
時間:不一定
空間:安靜的地方。私人空間
設備:除了你肩上的一個好頭腦以外,別無任何要求。
行動
●給學員們一段時間,讓他們單獨回顧和思考已經(jīng)學習、討論和陳述過的內(nèi)容。要求他們評估這些內(nèi)容的實用性,并思考如何將之運用于自己的工作實踐。
運用于
●當需要個人的觀點時
●當你想讓學員們把新學到的東西整合進他們舊有的知識體系中時
利
●把學習內(nèi)容同實踐和信念聯(lián)系起來。
弊
●直面“不快的真相”可能比較困難。
●難以評估學員是否真正投入和參與(換言之,容易做假)。
例
●在培訓班一天一次的總結之前,給學員們15分鐘的時間,讓他們反思一下,他們在當天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價值的東西,以及他們將如何將之運用于工作中。 表3-39: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
適用于
學習方法類型
● 適應者(感覺/行動)
行政要求 ● 低
技術要求 ● 低
人際關系 ● 高
學員參與風險 ● 高
學員規(guī)?! ?任何
小組規(guī)?! ?2~4人
可對比于
● 實習練習
● 模擬
● 行為規(guī)范
準備
● 學員們愿意冒險和實驗。
其他要求
時間:不一定(通常少于1個小時)
空間:無特殊要求
設備:不一定
行動
● 學員們扮演實際工作的情景,以便試驗新技術。然后詢問他們在角色扮演中說和做得如何。
變化形式
● 對質(zhì)(比如,一個學員與另一學員面對面,被要求回答問題、解決問題或解決抱怨等)
● 協(xié)商(比如,一個學員努力幫助一個委托人解決一個問題)
● 法官技巧(審判一個人或審查一種局勢,學員們努力找到一個錯誤地完成任務的后果)
總體計劃安排
● 替身(即:另一位學員站在該角色扮演者的后面,像另一個自我那樣活動,以便夸張或揭示出角色扮演者沒有表達出來的感情)。
● 獨白?。矗褐挥幸粋€角色,該角色扮演者表演獨白,其他學員觀察)。
● 多角色演出(即,許多獨立的角色同時扮演)
● 角色反轉(即:學員們假扮在工作中實際與之打交道的他人的角色)。
● 角色循環(huán)(即:學員們輪流短暫地扮演某個角色)。
● 大段獨白(即:簡短地扮演一個角色,以便于一個或更多的學員能夠被采訪)。
運用于
● 學員們需要面對面互動的情景(如學習人際關系技巧)。
● 開發(fā)和改變態(tài)度。
● 試驗敏感的或有潛在爭議的行為。
● 表演一個包含著感情和態(tài)度的問題。
● 激發(fā)討論。
利
● 體驗虛擬的感情,因為此處的情景是模擬的,而非真實的(即:學員被卷入具體的、與工作相關聯(lián)的體驗中,盡管有些做作)。
● 學員們就其表現(xiàn)能得到迅速的反饋。
● 學員們互相支持和幫助。
● 學員們積極勇躍,被挑戰(zhàn)。
弊
● 學員們往往對扮演一個角色感到不自在。
● 如果不精心組織,時間的效率很低。
● 在一個非自然的環(huán)境中取得成功,可能導致一種錯誤或虛假的安全感(角色扮演不直
接等同于工作的成功)。
例
● 兩個學員扮演下屬和老板的對質(zhì)角色,以開發(fā)一種新的沖突解決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