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媽媽給我訂過一段時間的《故事會》,那時候很喜歡讀里面的故事,有一個故事,我至今還記得。
故事大致是這樣的:傳說很早以前,某地有個姓高的大家族,雖然家業(yè)大。可惜這高員外膝下無兒無女,每當(dāng)想起此事,總免不了唉聲嘆氣,悶悶不樂。直到員外五十歲時,方得一女,取名思春。思春自幼生得眉清目秀,資性聰明,老兩口歡喜得了不得。
時間一晃,小思春一十八歲了。一天,丫環(huán)陪著小姐登舟游玩。船行到東門城外得勝湖心。她邊戲水,邊欣賞景色。正當(dāng)嬉耍盡興時,一陣春風(fēng)吹來,把她頭上的寶簪刮下湖去。這一來,她頓時傻了眼,眾丫環(huán)也驚呆了,不知如何是好。老爺?shù)弥獙汈⒂惺?,更是焦躁不安,十分懊喪?
原來此簪乃高家祖?zhèn)?,價值驚人,還是當(dāng)年老員外年過花甲,恰逢小思春十歲之際送與她的。平時小姐愛惜它勝過自己的眼睛。如今寶簪失落,老員外心煩意亂,一面派人去湖中打撈,一面請人張貼告示。
數(shù)日之后,打撈寶簪好似水中撈月,音信全無:張貼的告示也一直無人過問,真把員外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zhuǎn)。”“啟稟老爺!”府中一丫環(huán)道:“小姐連日來飲食不思,哭哭啼啼,很是傷心。乞望老爺速拿主見。”“唉!真是老運不佳,禍不單行,失落定簪乃是天意。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何不試試看?”
這天,一個客商帶著一只猿猴打此經(jīng)過??吹胶趬簤旱囊蝗喝藫踝÷房?,不知出了何事,擠上去看個究晚。此刻只聽得一個人念道:“凡撈到此簪者,賞銀千兩;如在五日之內(nèi)送還,定將小姐許配與他?!笨蜕搪犃T,連聲夸道:“真是寶簪,好價錢啊!”次日天明,客商雇船繼續(xù)趕路,船行到得勝湖心,不由自言自語道:“簪乃落于此湖,我若取得,豈不也是榮華富貴享受不盡?”誰知這話讓猿猴聽到,它不聲不響地鉆進湖中。片刻功夫,猿猴銜著寶簪跳上船來。客商一看,正是寶簪,驚喜地叫道:“天賜有福之人?!笨蜕淌謭?zhí)寶簪興沖沖地直奔高家。
家人聽說急忙稟告老爺。老爺聞訊大喜,一直迎至廳堂前。只見來人一身商人打扮,四方臉,中等身材,年方二十開外?!案呃蠣?,寶簪現(xiàn)已撈到,請老爺過目?!崩蠣斀拥揭豢矗⒛送旰脽o缺。大笑道:“物歸原主,吾乃萬幸。”接著部:“請問客商尊姓大名?家住何方?何事來此?”“敝姓王,名奔仁,我家住平陽,經(jīng)商路過此地?!薄昂茫『?!如何酬謝與你?”“老爺告示上白紙黑字,五日之內(nèi)……”“哦!對對!哈哈……真是寶簪牽姻緣?!?
此事一傳十,十傳百,方圓幾十里的豪門、紳士、親友都趕來賀喜。高家殺豬宰羊,忙得不亦樂乎。不到三日,酒菜準備齊全。誰知猿猴夜間把幾碗上好的菜偷吃了。廚師發(fā)覺后,稟告員外??蜕搪犝f火冒三丈,罵道:“該死的畜牧,太不懂事,真叫人丟臉。”于是操起一把快刀,手起刀落,結(jié)果了猿猴的性命,并吩咐道:“將此畜牲做菜補上?!钡搅诉@天,高家張燈結(jié)彩,熱鬧非凡,直到半夜三更宜宴席方散。
新郎進入洞房,小姐迷惑不解地問道:“寶簪你如何取得?細細說與我聽。”“娘子,此乃天賜良緣?!北闳绱诉@般地講了出來?!鞍?!我不信真有這等聰明的猴子,快快帶來我看!‘時辰不早,明日再看不遲!’‘不!今日一定要看!’‘索性告訴你吧,早被我殺了?!毙〗懵牶蟛挥X淚如雨下,大聲斥責(zé)道:“原來你是這種忘恩負義、傷天害理的人。沒有猿、哪來洞房花燭夜?實話對你說:有猿(緣)千里來相會,無猿(緣)對面不相逢,去吧!“客商一聽,頓時呆若木雞。
雖然知道這個民間故事不過是根據(jù)有緣千里來相會這個詞而編撰的,但當(dāng)時這個故事給我的印象還是挺深刻的,也從此知道了緣這個詞的意思。
昨天,侄姑娘說到了隨緣,覺得對待事物隨緣就好。我特地查了一下“隨緣”這個詞的來歷。道教佛教認為由于外界事物的刺激而使身心受到感觸叫作“緣”,因其緣而發(fā)生動作稱“隨緣”。人們隨緣,莫強求。如果你強求,一定會產(chǎn)生煩惱,所以,縱然是利生、利益眾生的事情,也都要看緣分,信奉“隨緣而不攀緣”。也就是順應(yīng)機緣﹔任其自然的意思。
可以說,“緣”這個詞是來源于佛教的,佛教認為一切事物均處于因果聯(lián)系中,前者逝去,后者生起,因因果果,沒有間斷。這兩句便由此而來,認為人的分會離合的機會自有其不可改變的前因。所以,該你的就是你的,不該你的不要去強求。真的是這樣嗎?我不敢茍同。
從古到今,各個國家,各個地區(qū)都產(chǎn)生過無數(shù)的宗教,但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所以可以長期存在并廣泛傳播,是有著很多共同之處的。
三大宗教產(chǎn)生的時間、地域不盡相同,但卻擁有這些共同點,背后是有深層次的原因。它們都產(chǎn)生于社會動蕩時期,三大宗教產(chǎn)生時,人們無知,對自然敬畏不能正確認識自然災(zāi)禍,對自然災(zāi)害的恐懼讓他們所有人都需要尋找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需要探索解決困境的道路。此外三大宗教產(chǎn)生時都迎合了當(dāng)時社會需要,特別是統(tǒng)治階級的鞏固政權(quán)的需要,給人們提供了從精神上解脫苦難和在來世過美好生活的希望。都教人要行善,約束個人的行為,包容忍耐。
所以,“緣”這個詞就很好的出現(xiàn)了,它要求百姓面對統(tǒng)治階級的統(tǒng)治,不要反抗,而是要認命,你被壓迫是上輩子做了壞事,把好的希望寄托于來世。順其自然,安安分分,一切隨緣。這是政治上的需要,從而幫助宗教得到統(tǒng)治階級的認可,使得宗教可以長期存在并發(fā)展。
而從個人來說,沒有什么“緣”,你的一切都是你自己選擇的結(jié)果。
每天早上一睜開眼睛,你就開始了選擇。起床還是不起床,你必須選擇。順其自然?想幾點起床就幾點起?你很想睡到自然醒,很想賴床,可惜沒辦法隨緣,那樣你會失去工作。起床后刷牙、穿衣、吃飯……你都必須要選擇,穿什么衣服,吃不吃早飯,吃什么,你都要選擇。你說要任其自然,出門看到什么吃什么,這也是你的選擇。你選擇了不在家吃,不自己做。而出門看到了某個包子鋪,你還要選擇吃不吃?;蛘咴偻白邘撞?,吃餛飩?cè)?。一切的一切,從早到晚,基本上都是你自己在選擇,哪有什么隨緣!
上周抽空武漢一行,一下子見到了很多高中畢業(yè)后就一直沒有再見到的同學(xué),大家聚在一起感慨頗多,雖然只過去了十七年,但人生又能有幾個十七年呢,更何況是我們一生中最寶貴的這一時期呢!同學(xué)們的變化已經(jīng)非常大了,博士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好幾個,仍然在家修理地球的也有不少,大家說起某某同學(xué),都感覺有很多期許,也有很多無奈!
之所以我們每一個人的變化都很巨大,是因為我們當(dāng)初選擇了不同的人生軌跡,起點不一樣,所走的路徑不一樣,所以每個人的人生精彩程度當(dāng)然就有了差別。
人生就是在不斷地選擇。
除了我們出生時,對自己的父母無法選擇之外,其他的人生都是我們在不斷地選擇,我們現(xiàn)在的每一階段的生活狀態(tài),我們的每一個小小進步或人生精華,都是我們在N多年前的某一選擇而生產(chǎn)的結(jié)果。
不管我們是有意的,還是無意識地,我們一直在進行著各個層次的選擇。我們的身體狀況,我們的健康程度,美觀程度,甚至于胖瘦,都是我們的身體選擇。我們現(xiàn)在生活圈子,我們的朋友與家人,是我們自己選擇的,這是第二層次的選擇,屬于生活選擇。我們的價值觀以及現(xiàn)在及將來可能實現(xiàn)的人生價值,這是屬于第三層次的選擇,屬于人生選擇,也稱之謂為事業(yè)選擇。
就拿女生最關(guān)心的愛情來說,你走出家門,遇到某個男生。這個時候,選擇就開始了。
一種情況是,你看到這個男生,心里產(chǎn)生了好感,你需要選擇,去找他說話還是默默地擦肩而過,從此再無接觸。對于男生而言也是如此,他看到了你,他也要做出選擇,上前搭訕還是置之不理。如果兩人都選擇了去接觸,才會有后來的愛情故事。
有人說,心里產(chǎn)生了好感就是緣分來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是,一切思維、思想、情感的產(chǎn)生,都是自己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對外界刺激的反映而已。你從小受到的教育不同、接觸的人和環(huán)境不同、就會產(chǎn)生對待事物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情感模式。就如同服裝店里的衣服,同一件衣服,不同的人看到會有不同的反應(yīng),有的人喜歡,有的人討厭。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新聞,歐洲某航空公司在華招聘空姐,中國人覺得大眼小嘴為美。而西方人卻喜歡大嘴的,結(jié)果很多中國公認的美女卻被淘汰。
一件衣服你之所以喜歡,一個男生你之所以對其有好感,都是因為它或他有某一點符合你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里的某一項看法而已。因此你才會選擇它。
所以,人的一生如何,就在于你的選擇。這個選擇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合不適合自己之分。
成長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面對人生無數(shù)個岔路口,每個人都必須作出自己的選擇。選擇了堅強,就放棄了懦弱;選擇了奮斗,就放棄了安逸;選擇了獨行,就放棄了跟隨。幸福是一個頑皮的小孩子,她只是在和我們每一個人捉迷藏而已,如果我們每一次選擇都是對的,那么,幸福就會時時伴隨著我們的左右。
人生就是不斷地選擇,什么樣的選擇決定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現(xiàn)在與未來。
所以,新郎選擇殺了“猿”,也就失去了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