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任性的孩子愛哭,是因為幼兒時期的孩子易沖動,自制力差,對挫折的容忍程度是有限的。孩子要到外面玩,家長不允許,他就會任性,則通過哭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
【案例】4歲的商璐跟著媽媽和奶奶去商場,商璐看到一只漂亮的玩具熊,要求媽媽買下來。媽媽說昨天不是才買了新款的芭比娃娃嗎?商璐任性撒嬌一定要媽媽買,媽媽不答應,商璐馬上大哭,淚流成河。媽媽哄著女兒,乖乖,別哭,待會媽媽給你買冰激凌吃。商璐反而哭聲更大了,任性地大嚷“不嘛,我就要,就要!”。奶奶發(fā)話了——算了,我出錢。奶奶給商璐買了這只熊!婆婆從來見不得孫女的眼淚,商璐掌握了這件秘密武器,媽媽只有再次投降。
4歲以上的孩子,對挫折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初步明白了一些事理。如果還像案例中的商璐一樣任性哭鬧,其原因大多在家長身上。說明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存在問題,使孩子養(yǎng)成了任性好哭的性格習慣。所以家長要想方設(shè)法制止任性孩子的哭鬧。
1、采取冷處理的辦法
由于家長的溺愛,孩子變得性格任性,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鬧。這時,家長決不要讓步和遷就,不然會助長孩子的壞習氣。最簡單的辦法是把他單獨放在房間里,作短暫的隔離,冷落他一會兒,讓他有時間冷靜下來重新考慮下一步怎么辦。即使在外面也一樣。如此反復幾次,孩子就會感到自己哭鬧都毫無意義,得不到家長的注意,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慢慢地就不再任性哭泣了。每次發(fā)作平息后,家長要記住為孩子講道理,及時進行教育。要告訴孩子剛才的行為是不好的,采取哭鬧的辦法要挾父母滿足自己的需求,是達不到目的的。要讓孩子知道父母還是愛自己的,只是不愛自己的哭泣撒潑行為。這樣既可以教育孩子今后不再任性哭鬧,也可以避免孩子疏遠父母的親情。
2、家長的教育態(tài)度要一致
當性格任性的孩子發(fā)脾氣哭鬧時,千萬不要在成人中間形成幾派:有人不理睬,有人去哄勸;有人離孩子而去,還有人跑到孩子面前討好,更不要當著孩子爭論。成人彼此之間一定要溝通好,一旦孩子哭鬧發(fā)作,全家人采取一致的態(tài)度。否則他就會更加任性哭鬧。
3、家長切記自已不要經(jīng)常發(fā)脾氣
【案例】有一次在商場的玩具部我看到了驚心動魄的一幕。有個媽媽突然抬高聲音說:“上個星期剛買過,又要買?!眱叭辉诟嬖V大家,我的孩子不講理,我不給他買的原因是剛買過,不是不給他買。我覺得這個媽媽有點心虛,不給孩子買玩具有什么丟臉的?不買就是不買,給孩子講清道理就行了??伤姆椒ㄓ悬c走樣,而孩子又非要不可,她就拖著孩子向外走,孩子則鬧著往里拽。媽媽脾氣大發(fā),啪啪打了孩子兩下,孩子哇地哭了起來。于是,這個媽媽不由分說拖起哭著的孩子慢慢地消失在人群中了。
有了這么一個愛發(fā)脾氣的媽媽,不想讓孩子任性發(fā)脾氣都難。因此,為了孩子不發(fā)脾氣,不哭鬧,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性格,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為孩子創(chuàng)設(shè)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氛圍,讓孩子保持積極情緒,控制不良情緒的爆發(fā)。
4、堅定而溫和的淡化處理
對于由于不合理要求而哭鬧不止的孩子以及由于任性、做錯事大哭大鬧的孩子,家長可采用堅定而溫和的淡化處理方法。父母絕不能心軟或發(fā)脾氣,一定要耐著性子。直到他冷靜為止,再做適當?shù)捻憫?。無法滿足他要的東西時,先告訴他還有東西比這個更好或是和他訂下約定,要達成什么樣的要求時才可以買。
(三)性格懦弱的孩子愛哭
雖然在周歲前,哭是孩子的一種需要,但孩子長大了,仍然愛哭哭啼啼,無疑是懦弱的表現(xiàn)??摁[是由于父母的溺愛遷就所形成的一種不良習慣,是孩子用來“要挾”父母的一種武器。因此,防止孩子哭鬧的主要方法是,注意早期優(yōu)良行為和性格的培養(yǎng),切忌溺愛、嬌慣、遷就。
【案例】寶寶4歲了,一天要哭好幾次:早上起床見不到媽媽要哭;打翻了東西沒有罵他叫他幫忙撿也要哭;穿襪子走路,叫他穿鞋子也要哭;稍不如意更要哭……真的是耐心都被磨沒了。愛哭寶寶,亂了媽媽的心。
像案例中的孩子這樣動不動就哭是孩子性格懦弱的一種表現(xiàn),不利于他們自信和堅強個性的養(yǎng)成。父母應該想辦法幫孩子改掉這一不良性格習慣,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協(xié)助他逐步改善。具體的做法是:
1、不要溺愛孩子
性格懦弱的孩子愛哭,大半是因為父母溺愛造成的,所以必須多給孩子自己去面對難題的機會,不要凡事都替他去做。還要讓他多與其他孩子接觸,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學會獨立自主。這樣,孩子才不會凡事都感到害怕,逐漸把膽量壯大起來,從而培養(yǎng)出良好的性格。
2、多些鼓勵少點批評
對于因為缺乏自信或性格懦弱的孩子,必須要少批評,多表揚,多給他鼓勵,讓他嘗試自己去處理一些問題,不要凡事都要求得到別人的幫忙;“寶貝今天沒有哭,自己把衣服穿上了,真了不起”,“讓我們看看衣服上的小狗,如果我們把它調(diào)到前面來,就更好了”。雖然做不好,也鼓勵他再次嘗試。失敗了,教會他先不要哭,靜下來想一想應該怎么做比較好。問問他:爸媽也一起來幫忙好嗎?得到認同后,父母與孩子一起把問題處理好,再與他一起檢討這件事。
3、別為孩子貼上“愛哭”標簽
孩子本來覺得哭沒什么,但是如果家長經(jīng)常對孩子說“又哭了?”“你怎么老哭呢?”等,對孩子貼上“愛哭”的標簽,可能會讓孩子形成一種“自己愛哭”的心理暗示。想要使孩子懦弱性格變得剛毅,可以對他多點說“寶寶是個堅強的孩子”等鼓勵的語言。
4、為孩子樹立榜樣
利用孩子喜歡聽故事、看畫書、看電視、電影等特點,經(jīng)常對孩子進行教育,為孩子樹立正面形象。引導兒童學習摹仿他們心目中的主人公,培養(yǎng)孩子堅強、勇敢、克服困難的性格品質(zhì),提高控制自己沖動情緒和約束自己情感、欲望的能力。只要作父母的能有意識有計劃地訓練孩子,嚴格要求,孩子就會克服懦弱的性格,哭鬧就會逐步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