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后員工的職場價值——自我成就的驅(qū)使
能夠證明一個人存活在世界上,除了呼吸,就是創(chuàng)造社會價值。這正是為什么很多人即使沒有任何經(jīng)濟壓力,也會選擇辛勤工作的奧秘。
——工作是人存在的最大證明
25歲的水千千因為對自己所學的專業(yè)不感興趣,加之畢業(yè)實習很不開心,自從大學畢業(yè)就一直沒去工作。
爸爸和媽媽在外地做生意,給千千提供了足夠的生活費用。千千每天的生活是這樣開始的:睡到自然醒,時間不固定,從10點到下午2點都有可能,起床和好友出去吃飯,然后出門到處游玩。千千每天的生活內(nèi)容就是吃、喝、玩、樂。兩年下來,天津和周邊都玩遍了,國內(nèi)大多數(shù)城市都去過。這樣的生活讓她感覺很空虛,甚至覺得自己沒有一點存在的價值。她經(jīng)常羨慕那些在公司上班的同學,至少他們還有奮斗的方向和動力。
爸爸想要千千去上海幫忙打理公司業(yè)務,千千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因為千千實在受不了這種無所事事的生活了。
作為“晃蕩族”,水千千的生活看上去是無憂無慮的。她的生活就是每天和朋友到處吃喝游玩,不用擔心上班遲到,不用在上下班高峰時段擠公交車或者地鐵,不用擔心和同事的關系不和,不用加班,更不用看著領導的臉色做事情。水千千生活在大多數(shù)上班族的夢想中。
水千千的生活看上去也是豐富多彩的。她在兩年里玩遍了京津地區(qū)好玩的景區(qū),吃遍了有名氣的大餐和小吃,對兩地的購物場所如數(shù)家珍。什么地方新開了歐洲風情的餐廳,哪家商場新添了貨品,她都最先了解。
雖然沒有任何工作和經(jīng)濟的負擔,但是水千千的這兩年過得非常不開心,精神面貌很差。水千千最發(fā)愁的就是早上起床不知道穿哪件衣服出門,以及出門去哪里吃東西。因為不用按時出門,所以經(jīng)常是晚上很晚睡覺,然后睡到自然醒,作息規(guī)律完全被打亂,導致精力很差。
因為一直在外面晃蕩,不屬于任何單位和機構,所以水千千一直有一種空虛的感覺,總感覺自己和這個世界的大多數(shù)人是隔離的。時間和日期在她的心里只是一個數(shù)字,失去了所有的意義。她經(jīng)常不知道今天星期幾,幾月幾日。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一個人之所以感覺快樂和幸福,是因為他在社會中有作為社會人為他人作出貢獻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有的來自于事業(yè)有成,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比如工程師設計電力系統(tǒng),為千家萬戶的安全用電提供服務;有的來自于家人的親情支持和家庭生活的溫馨,比如每天和孩子、妻子一起做游戲、看電視等。
水千千之所以覺得空虛,正是因為她看不到自己為社會、為他人創(chuàng)造了什么有意的價值,也找不到發(fā)揮自己的能力、智慧的機會,因此缺乏成就感和自我滿足感。
30歲的企業(yè)心理顧問王大林,最近一段時間很忙。他的主要職責是心理管理,為員工和管理層提供優(yōu)質(zhì)、貼心的心理指導,促進企業(yè)安全、快速發(fā)展。
項目忙的時候,經(jīng)常是全天帶著助手駐扎在客戶企業(yè),和員工及管理者深入討論,經(jīng)常晚上8點之后才能吃晚飯。業(yè)務需要時,王大林還必須動身去外地參與員工培訓項目設計與指導實施。
王大林認為,雖然工作辛苦經(jīng)常要加班趕項目進度,還經(jīng)常去外地出差不能按時吃飯、休息也不能經(jīng)常陪著家人,偶爾還會遇到客戶的不理解甚至抵制,但是他最終克服了種種困難,贏得了員工的贊許和肯定。王大林感覺很充實,自己的專業(yè)價值和社會價值得到了極佳的實現(xiàn)。
那么,是不是衣食無憂,不用工作的人就比辛勤工作的人幸福呢?水千千告訴我們“不是”,東郭有喜也告訴我們“不是”。
王大林雖然每天的工作很繁重,感覺很累、很辛苦,但是他樂在其中。
人之所以工作,不光是為了賺錢養(yǎng)家,提供生活必須的經(jīng)濟保障,同時更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在工作中使自己的智慧和技能發(fā)揮出來,并且看見其產(chǎn)生的價值。
另外,在工作中和同事、客戶的溝通和交流都是人的基本需求。每個人都害怕孤獨、寂寞,也沒有人喜歡被隔離。每個人都希望成為社會的一份子,或者是某個社會團體的一員,從而找到歸屬感和認同感。
而水千千不屬于任何團體,游離于大眾的生活,雖然無憂無慮,也會感到空虛和無聊。可能每位讀者都有這樣的感受,在感到累的時候,美美的、不受打擾地睡9個小時是很享受的事情。但是,如果讓你天天不用做任何事情,而是睡至少9個小時,那么很快睡覺就成了一種最痛苦的折磨,不再是享受。同樣的道理,如果在一年的辛勤工作之后,放松一下安排一次旅行,將是很愜意的事情,要是讓一個人天天游玩,那么旅行也將成為夢魘。
水千千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整天無所事事的吃喝玩樂也是一大痛苦。而王大林則告訴我們,辛勤工作也能帶來巨大的自我滿足感和成就感。
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都有完善自己、自我提升的心理需求,在職場表現(xiàn)為每個人都主動要求承擔更多的任務,負責更重要的項目,想要得到更高的位置。這種內(nèi)心的動力驅(qū)使職場人一直向前看、向上爬,努力地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技能,以及綜合實力。王大林就一直在工作中學習、提升自己,所以他感到無比的幸福和自豪。
運用自身和團隊的智慧與能力,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將產(chǎn)生強烈的心理高峰體驗,能大大振奮人的精神,提高參與度和主動性。因此,作為員工或者管理者都需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能力和動力,追求更高的價值,獲取更充實的職場生活。
水千千為了擺脫空虛的生活即將參加工作,將完成一次針對空虛的救贖。我們相信,水千千將會收獲屬于自己的成就感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