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是在中國,被譽為“狼性文化”的代表,既然是狼,就有可能使用狼性手段來追求結果。
據(jù)說,華為駐某地的辦事處主任,為了和一個縣里電信局的處長拉上關系,平時非常留心觀察對方。那時,學習駕駛汽車是很流行的事情,這位處長也在學車,但練習用車很少,練車的人很多,處長要排隊等上一、二個月多才能輪到,而且,當時練習的車子最好的也就是北京202吉普車。
這位主任知道處長的這個愛好后,就想搞一輛好點的車讓那位處長大人練習,但是辦事處也只有一輛破舊的吉普車。于是他托關系,向當?shù)匚渚筷牻枇艘惠v嶄新的小轎車,趁周末時間把車開到處長的家里,與處長一起練車。
當時地剛下過的雪還沒有融化完,練習場里泥濘不堪,加上處長還不怎么會開,車子剛進到練習場就陷入了一個結冰的泥坑中,怎么也出不來了。辦事處主任二話不說,脫了鞋襪跳到泥坑里就去推車,陪同的華為人也紛紛脫了鞋襪推車。
當時正值寒冬臘月,滴水成冰,幾名華為人赤腳踏在冰水里,寒氣刺骨,但心里是溫暖的——終于有個機會可以表現(xiàn)自己,感動客戶了。
象這樣的故事,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華為,可以說是并不少見。為了能和客戶搞好關系,有的華為員工能把電信管理局上上下下領導的兒女上大學、愛人去深圳看海、家里換煤氣罐等所有家務事都包了;能夠冒充別的企業(yè)的人,從機場把對手的客戶接到自己的展廳里;能夠比一個新任處長的朋友更早得知其新的辦公地址,在他上任第一天將《華為人報》改投到新單位。
一名華為人這樣形容華為的銷售策略:“華為用一種自然的方式令員工們相信,為了市場銷售的增長,大家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可恥的?!?/span>
雖然,我們還會有疑問:這種市場政治家的謀略,將是華為未來自我超越的最大困境。但是,左眼是失敗,右眼就是成功,我們在右眼中又看到了什么?
我們看到的是華為對“結果第一”癡迷追求的“狼性原則”,是一種將“結果第一”融入體內、深入思想里的行為習慣的自然表露。
我們很難想象,如果華為人面對當初的種種困難時的回答是一系列的“借口”,如果沒有當初的市場政治家的狠勁,沒有血液里的“結果”成分,如何能夠有今天的華為。
“結果”意識是現(xiàn)代一種很重要的處事態(tài)度。
然而,當我們從前面的內容了解到了“結果原理”這一基本的生存之道時,更重要的就是如何培養(yǎng)這種習慣!如何將它融入我們的血液中去,幫助我們成長、進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