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百多年前的諸葛亮,雖其培養(yǎng)和帶動下屬的做法和能力飽受后人爭議,但其總結(jié)出來的“識人藝術(shù)”卻造詣頗深,值得借鑒。
諸葛亮十分強調(diào)管理者要善于識人。他認為“人,美惡懸殊,情貌不一;有溫良而偽詐者,有外恭而內(nèi)欺者,有外勇而內(nèi)怯者,有盡力而不忠者”。因此他提出管理者應(yīng)該親自考察自己直屬的下級,以知其意志、應(yīng)變、知識、性格、廉德、信用,而決不可憑感情和印象用人。諸葛亮的“識人”方法為:
“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就是與其討論對各類事物是非對錯的看法,來觀察他的立場、觀點、信仰、志向是否明確堅定。
“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把工作中某些現(xiàn)實問題及處理意見同下級不斷地進行辯論,提出質(zhì)疑,來考察他的智慧與應(yīng)變能力。
“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不斷地向下級提出咨詢,請他們對一些重大問題提出謀略和決策方案,以考察他是否有能力和見識。
“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备嬖V他們可能面臨的災(zāi)禍和困難,來識別他們是否臨危不懼,臨難而出,義無反顧,力挽狂瀾。
“臨之以利而觀其廉”。把他們放在有利可圖或可以得到非分利益的位置上,考察他們是否廉潔奉公、以公司利益為重,還是貪圖私利或只顧小集團的利益,見利忘義。
“期之以事而觀其信”。委托他們獨立自主地完成某項工作,考察他們是否恪盡職守、克服困難,主動想辦法把事情辦好,還是欺上瞞下、應(yīng)付了事。
諸葛亮這種勤于考察而又見微知著的做法,對于我們今天需要輔導(dǎo)和激勵下屬的管理者來講,絕對是應(yīng)該汲取的寶貴營養(yǎng)。